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4篇
建筑科学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将餐厨厌氧沼渣在5种温度(400℃、500℃、600℃、700℃和8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解析其形貌特征、孔隙结构以及表面官能团等变化规律,探究其对水溶液中的盐酸环丙沙星(CIP)吸附效果,并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特性探究其吸附机制。结果表明,在700℃下热解制备的生物炭(DR-700)疏松多孔,表面官能团丰富且具有更好的孔隙结构和微观结构,在所有生物炭中对于CIP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去除率可达95.09%,可用作良好的吸附材料。DR-700对于CIP的吸附更符合伪一阶动力学和Freundlich等温线模型,表明物理吸附可能是CIP在DR-700吸附的主要机制,主要归功于丰富的比表面积。而同时存在的化学吸附则可能是由于阳离子交换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疏水和氢键共同作用。因此,利用餐厨厌氧沼渣热解制备生物炭对水溶液中的CIP具有良好的吸附净化效果,这不但可以为抗生素废水低成本处理提供新的材料,还为解决餐厨垃圾厌氧发酵末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问题提供一种新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针对移动社交网络的动态性、用户不同重要性和信息交互有向性,基于4种初始网络提出能准确描述移动社交网络结构的拓扑模型。采用随机游走理论和改进的PageRank算法,引入过渡概率使每两时步之间的网络拓扑结构相互联系。通过PageRank算法得到节点的势,进而求出概率过渡矩阵,利用随机游走理论由上一时步边存在概率矩阵和概率过渡矩阵得到当前时步边存在概率矩阵,每一时步动态地增加一个节点并检验是否有离开的节点。仿真结果显示,该模型在4种初始网络下得到的网络拓扑结构,入度、出度、势分布以及度-势相关性均具有明显幂律特性,表明随机游走理论和改进的PageRank算法能较准确描述移动社交网络,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1工程概况建设地点:四川省九寨沟县漳扎镇中查沟沟口。建筑面积:59 977m~2。建筑高度:23.75m。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局部6层。建筑功能:酒店分为公共区、团队客房区、散客客房区、行政客房区、SPA区5个组团。建设标准:绿建一星。2冷热源设计考虑到项目所在地冬季制热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而夏季需制冷时间短,冷热源采用热源集中、冷源分散的方式。集中热源选用3台燃油燃气承压热水锅炉,单台制热量2 800kW,热水进/出水温度70℃/95℃。公共区和团客区冷源选用4台螺杆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单台制冷/热量为422kW/422kW,散客区和行政客房区冷源采用多联机空调;SPA区冷源采用3台模块式空气源热泵机组,单台制冷/热量为65kW/69kW。空气源热泵机组冷水进/出水温度12℃/7℃,热水进/出水温度45℃/50℃。  相似文献   
4.
王玉  余广炜  江汝清  林佳佳  汪印 《化工学报》2021,72(10):5344-5353
以3种粒径餐厨沼渣为原料,在600℃下热解制备生物炭,研究粒径对沼渣(BR)及生物炭(BRC)中磷和重金属的影响,并采用TCLP浸出毒性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估对其安全性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BR及BRC中的磷主要以酸溶态磷(HCl-P)为主,残渣态磷(Res-P)次之,其余磷形态含量较低,总磷含量均呈现出随粒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热解促进H2O-P、NaHCO3-P和NaOH-P向HCl-P和Res-P转化。随着粒径的增大,BR中Cu、Zn总量增加,Cr减少,BRC中的Cr、As总量增加,Zn、Pb减少。并且BR中Cr、Zn、Pb和As中可氧化态和残渣态F3+F4随粒径增大而减少;BRC中Cr、Pb、As中F3+F4随粒径增大而减少,而Cu、Zn、Cd与之相反。TCLP浸出毒性和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BR及BRC中重金属均属于低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5.
研究移动社交网络拓扑模型,有助于在更深层次上理解移动社交网络的结构特性和进行相关安全软件的开发。根据移动社交网络的高度动态性,提出了基于随机游走的有向网络拓扑模型,通过上一状态的节点累计连接时间和共点个数变化来决定当前节点状态。仿真实验表明,构造的移动社交网络拓扑模型符合真实移动社交网络环境下具有幂律特性的拓扑结构。  相似文献   
6.
四川盆地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是当前油气勘探最为主要的目的层段。为对龙王庙组储层进行进一步了解,为后期的油气勘探提供依据,根据所收集和掌握到的工区内的地震、钻井和地质资料,通过对研究区周缘露头的观察,并结合岩心以及薄片资料,从对龙王庙组地层的岩性、孔隙性和储层的控制因素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得出:龙王庙组储集岩性主要为颗粒白云岩以及晶粒白云岩,储层孔隙类型主要有溶蚀孔洞、残余粒间孔、晶间孔及裂缝4种,并探讨了储层的几种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7.
以脱氮副球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为菌种来源,可生物降解聚合物PCL为有机碳源和生物膜载体,对养殖水体的硝酸盐氮进行脱除实验。结果表明,以特定反硝化菌株接入反硝化装置,可以有效去除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经过15 d的驯化,60 d的反硝化实验,硝酸盐氮的去除率达到79%,且无亚硝态氮的明显累积;扫描电镜结果表明,固相碳源表面形成的凹陷可为脱氮副球菌提供碳源及载体,具有较好的生物利用性。以PCL为碳源,可以提高养殖水体中的C/N,且操作简单,在经济上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以90%(质量分数)餐厨厌氧沼渣(DR)与10%(质量分数)飞灰(FA)协同水热脱水滤饼为研究对象,将其热解制备得到的沼渣生物炭(DFC)与污泥生物炭(SSC)按比例混合造粒并经高温烧结制备高强度建筑陶粒以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按国家标准GB/T 17431.1—2010进行性能检测,并解析BCR形态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标,评估其安全性。结果表明,DFC与SSC按照25%∶75%比例混合造粒,在1050℃烧结温度下制备得到的建筑陶粒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GB/T 17431.1—2010,其中抗压强度大于5.85MPa (密度等级为900级),堆积密度小于1050kg/m3,表观密度小于2000kg/m3,氯化物含量低于0.02%,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低于1%;建筑陶粒中重金属浸出毒性低于国家标准GB 5085.3—2007的阈值。BCR形态分析表明Cr、Ni、Cu、Zn、As、Pb的主要存在形式为稳定形式残渣态(F4)态,占比均超过70%;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较低,产品安全性较高,属于轻微风险。通过经济性核算可知,每生产1t的建筑陶粒将会额...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