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10,28(1):145-148
该文探讨了身体的物质形态在古典建筑中的直接体现。身体与建筑物的类比源于维特鲁威,并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概念如"神人同形同性论"都是与身体有着莫大的关联。这种身体的直接显现是通过几何、比例表现出来,使得建筑物在表达有机形式的同时,获得了一种形式上的自治和分类。  相似文献   
2.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07,25(12):155-158
新加坡佛教主要是由早期的中国移民传入的,他们的民族风俗及宗教信仰形成了新加坡早期宗教信仰,他们建造的早期寺庙建筑成为新加坡传统佛教建筑的雏形.该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加坡传统佛教寺庙的类型及实例.随着新加坡佛教的发展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现代佛教建筑也大大迥异于传统寺庙,文章探讨了影响新加坡现代佛教发展的因素,及现代佛教建筑的发展,试图揭示其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3.
解析清初典型方三间遗构玄妙观雷尊殿的大木结构,认为其继承了宋元以来江南“厅堂井字型构架”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施用大抹角梁和减柱、简化铺作、加固厦两头屋架做法等措施予以改进,实现了室内空间的进一步扩展与畅通,精简并加固了结构。基于此,通过对比宋元以来同类遗构,进一步探讨明清苏州方三间厅堂演进特征,认为其具有平面尺度呈阶段性变化、殿身构架整合副阶构架及厦两头出际做法进一步发展等特点,并分别阐述其中动因。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发展,部分历史地段面临文化流失、文脉破损、发展活力低下等问题,在古城保护整治背景下,实现历史地段街巷的活力再生具有重要意义.以苏州古城32号街坊更新案例中的剪金桥巷为例,分析其现状,从文化特质出发,结合功能布局、特色空间、建筑界面的保护更新,探讨街巷活力再生策略,为历史地段街巷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理性与浪漫的交织--解读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园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05,23(1):164-167
该文通过对原金陵女子大学校园建筑的调查研究,试图分析墨菲的“宫殿式”建筑创作手法,和对中国传统复联建筑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6.
楚超超 《华中建筑》2010,28(11):151-152
"栖居"概念,由海德格尔提出,成为对现代主义无家感反思的关键词,舒尔茨则从建筑学的角度进一步进行阐释,界定了"方向性"和"认同感"两个概念。但是,在卡其阿里看来,"无栖居性"才是现代性的真正表现,这一观点也得到海伊能的赞同。  相似文献   
7.
蒋慧  楚超超  项星玮 《华中建筑》2022,40(1):131-135
在"西风东渐"的背景下,苏州传统住宅空间的演变是明清"早期近代"向"近代"社会转型的物质呈现和表达.以苏州住宅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明清和近代时期的苏州住宅进行规模分类,然后在不同类型的住宅中选取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历时性的纵向对比考察;进而总结出不同类型住宅应对"近代化"措施的异同点,深入探讨了异同性缘起于使用者所在的阶...  相似文献   
8.
张华  周涛  黄科  楚超超 《中国机械》2014,(16):86-87
本文对低压电容的补偿智能控制装置设计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对无功低压电容的补偿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进而对低压电容的补偿智能控制装置设计方法进行了有效研究,希望能够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10.
为使学生从更广阔、更宏观的角度学习并掌握近现代时期外国建筑的发展背景与主要脉络,从5个方面对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提出探索和提议,指出在外国近现代建筑史教学中,应加强与社会背景、艺术史、古代建筑史的联系,注重史论与理论的平行教学,强调建筑作品的个案分析,加强对学生分析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建立自己的建筑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