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4篇
化学工业   11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机-无机杂化柔性硅气凝胶的制备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曲康  浦群  单国荣 《化工学报》2014,65(1):346-351
以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和四乙氧基硅烷(TEOS)为混合硅源、甲醇为溶剂,通过酸碱两步催化溶胶-凝胶法制备湿凝胶,经超临界流体干燥得到块状二氧化硅气凝胶。用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测试以及热重分析等手段对气凝胶的微观形貌、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弯曲性、压缩性、热稳定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MTMS/TEOS比例会影响气凝胶的微观结构、弯曲和压缩性以及热稳定性,以MTMS/TEOS=8/1制得的气凝胶密度为0.11 g·cm-3、孔隙率为94.2%、比表面积为693.3 m2·g-1、最大弯曲角可达92°、最大压缩比例可达41.2%、压缩回弹率为100%。  相似文献   
2.
通过顺序添加单体到表面负载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试剂的亚微米级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胶乳中,采用紫外光引发制备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b-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NIPA-b-PGMA)两嵌段毛发状聚苯乙烯微球.反应过程中,单体的转化率以及微球的粒径随反应时间基本呈线性增长,具有活性自由基聚合的特征.然后分别在酸...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低雷诺数情况下偏心圆柱间定常Streaming流动问题,其中内柱以速度U(x)cosωt在静止不可压粘性流体中作小振幅直线简谐振动,外柱则固定不动。  相似文献   
4.
基于偏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多级多孔炭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杰  浦群  包永忠 《化工学报》2014,65(1):358-364
采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活性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b-聚偏氯乙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PS-b-PVDC-b-PS),以此嵌段共聚物为碳前驱体,直接碳化制备微孔-中孔复合多级多孔炭。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和核磁共振仪表征了嵌段共聚物结构,表明通过RAFT聚合可制得分子量较高(MnGPC >6000 g·mol-1)和分子量分布较窄(PDI<1.5)的PS-b-PVDC-b-PS。采用热重分析表征嵌段共聚物热解特性,采用扫描电镜、N2吸脱附表征多孔炭形貌和孔隙结构。结果表明嵌段共聚物同时具有PVDC和PS链段的热失重峰,PS链段可完全热解而具有形成中孔的模板作用,PVDC链段热降解形成含微孔的炭骨架,最终形成兼有微孔和中孔的多级多孔炭;随着PS嵌段含量的增加,嵌段共聚物的成炭率逐渐降低,孔隙尺寸逐渐增大;当PS/PVDC聚合度比为4.3时,多孔炭的比表面积、中孔率和平均孔径达到最大,分别为839 m2·g-1、54%和2.02 nm。  相似文献   
5.
采用3种加料方式[间歇法、滴加苯乙烯(5f)法及滴加预乳化液法]合成乙酸乙烯酯(VAc)/St乳液共聚物。考察了共聚合方式对VAc/St乳液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组成分布的影响,间歇法所得乳液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较大,分布较宽;而滴加预乳化液法较小,分布也较窄;滴加St法居中。m(VAc)/m(St)为7:3的乳液共聚物在30℃的四氢呋喃溶剂中Mark-Houwink常数为1.24&#215;10^-3mL/g.扩张因子为0.86。  相似文献   
6.
海底管道失稳过程的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接铺设于砂质海床上的管道的失稳是一“流-管-土”耦合问题。本文利用U形水槽产生的振荡流对管道的失稳过程进行了模拟 ,通过改变管道水下重量、管径和加载历史研究管道失稳的条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 ,初步得到了管道失稳的临界Fr数与管重无量纲参数之间的关系曲线 ,并发现不同的加载历史对管道稳定性的影响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振荡绕流的概况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多年来,在海洋工程发展的推动下,水力学和流体力学再度结合,以波浪和旋涡为特征的水动力学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振荡绕流问题是这一领域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本文对振荡绕流研究的历史、应用背景和研究概况作扼要介绍。在这基础上给出它的发展方向和前沿课题,供有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8.
主要讨论各种配合剂对白色天然橡胶(NR)硫化胶变色和经紫外线照射后变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色NR硫化胶配合体系中,钛白粉为最好的白色着色剂 硫化体系可选普通硫黄硫化体系或DTDM有效硫黄硫化体系 普通硫黄硫化体系中促进剂以TMTD,ZDC,TRA,TMTM,PZ,BZ为好 防老剂可选用MB,1010,264,SPC 填料可选用轻质碳酸钙、硫酸钡和白炭黑,如选用白炭黑,其对应的活化剂以丙三醇为好 软化剂可选用白油、石蜡油、凡士林、机油 紫外线吸收剂用量在0.5质量份以上。这样配制的白色NR硫化胶的白度较高,在紫外线照射下胶料变黄程度也较小。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加工过程中PVC树脂颗粒形态和结晶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加工配方、加工工艺对PVC凝胶化的影响,讨论了PVC凝胶化度与制品力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氯化聚乙烯(CPE)对氯化聚氯乙烯(PVC—C)进行抗冲改性,将改性后的PVC—C与PVC进行共混,研究了PVC-C/PVC配比对PVC-C/PVC共混物力学性能、耐热性能及流变形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VC—C/PVC共混物的维卡软化点随PVC—C的用量增加而上升,在50/50(质量比)处有一拐点,大于50/50时上升更快些。共混物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熔体黏度随PVC—C用量的增加而提高;混物中随PVC—C用量增加,塑化时间缩短,塑化能力增强,而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却随PVC—C用量增加而下降。共平衡转矩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