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3篇
石油天然气   8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CO2气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北部湾盆地福山凹陷油气钻探中发现了高含CO2气的天然气气藏。对CO2气稳定碳同位素、伴生稀有气体氦和氩同位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福山凹陷CO2气稳定碳同位素偏重,(13CCO2为-5.01~-10.08‰,绝大多数样品大于-7.0‰,为无机成因CO2气特征;伴生稀有气体氦同位素3He/4He值为(4.74~5.03)×10-6,R/Ra值为3.38~3.59;伴生稀有气体氩同位素40Ar/36Ar值为1881~2190,也显示出幔源或壳幔混合CO2气的特征。综合判定认为,福山凹陷CO2为壳幔混合成因。始新统流沙港组岩浆岩体分布特征与CO2气藏分布范围基本一致,也表明幔源-岩浆可能是福山凹陷CO2气的主要来源。与南海北部边缘盆地其它地区如珠江口盆地西部、琼东南盆地东部CO2气成因一致,都为幔源-岩浆来源,或壳幔混合来源。  相似文献   
2.
Aquino Neto(1982,1983年)等人从沉积物和石油中,通过3个人工合成标样对比,首先检测与鉴定出了一个C-13位上具有甲基、C-14位上含类异戊二烯基长侧链的C_ (19)—C_(30)三环萜烷系列(质谱基峰均为m/z191)。此后,这个三环萜烷系列广泛地发现于各种地质样品中,其碳数范围扩大到C_(45)(GC-MS检测)和C_(70)(GC-MS/MS检测),并且成为一种常规的生物标志物,已被应用于油源对比、生物降解作用、成熟度与油气运移  相似文献   
3.
全岩分析与干酪根分析是有机岩石学研究烃源岩的两种分析方法。笔者在简述这两种分析方法的基础上,系统对比了两者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认为在显微组分特征、成因与分类,有机质丰度、类型与成熟度、烃类生成与运移特征等方面的研究中,全岩分析能提供更多的信息,且快速、经济、直观,较干酪根分析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虽还不能完全取代干酪根分析,但全岩分析必将发展成为今后有机岩石学研究的必需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凝析油藏充注方向示踪分子标志物:烷基二苯并呋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中的二苯并呋喃(DBF)及甲基二苯并呋喃(MDBF)具有和二苯并噻吩(DBT)和二苯并吡咯(咔唑)化合物类似的结构和性质,其异构体相对含量和总量既受热成熟作用的影响,又受运移分馏效应的控制.以氘代二苯并噻吩为标样,求得二苯并呋喃和烷基二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绝对含量,其与咔唑类含氮化合物总量呈很好的正相关性.以北部湾盆...  相似文献   
5.
6.
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湖相碳酸盐岩成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济阳坳陷渤南洼陷沙河街组下部发育了一类以泥质灰岩、泥灰岩和泥质白云岩为主的富含有机质的湖相碳酸盐岩。其有机显微组分以矿物沥青基质和沥青质体为主;可溶有机质中饱和烃/芳烃值低,非烃和沥青质含量高;分子标志物的原始生物骨架结构保存好,重排类化合物含量低,有机含硫化合物丰富,并发育诸多特殊类型的标志物。湖相碳酸盐岩所表现出的这些特征与其特殊的沉积环境密切相关,硫酸盐还原菌、绿硫菌、蓝细菌等微生物是该类烃源岩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综合考虑沉积相差异和成熟度的影响,可将二苯并噻吩与菲的比值大于1、重排甾烷及C30重排藿烷极不发育、富含2-甲基藿烷和30-降藿烷系列等条件作为判识湖相碳酸盐岩生油的标志。渤南洼陷湖相碳酸盐岩至少出现过两期生烃高峰,具备形成大规模商业性油藏的能力,可以成为我国陆相湖盆下一步优选的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7.
确定油藏有效含油边界及预测油藏单井原油产能是储量评价和合理确定井位的基础。文中提出了一种用地球化学参数圈定油藏有效开采边界的方法。该方法中的地球化学参数是根据单井油层有效厚度和抽提物含量求出的 ,能反映单井的含油程度。该方法只需通过分析岩心或岩屑抽提物含量 ,结合少量井的试油成果 ,便可圈定出油层的合理经济开采下限范围。以松辽盆地新站油田为例介绍了这一方法的基本思路、参数选取、运算步骤及应用成效。  相似文献   
8.
烷基酚类是原油中常见的一类非烃化合物。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调研,综述了原油中烷基酚类可能的来源和分布控制因素;提出了烷基酚类有效分子运移参数的筛选方法;探讨了烷基酚类在油藏开发中的可能应用,如利用烷基酚类的含量和变化特征对注水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对剩余油分布进行预测以及对运移体积进行估算。系统总结了烷基酚类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同时,还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彩南油田周围及外缘各凹陷内,不同程度地发育了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以及侏罗系等生油层系,均发育有暗色泥岩。长期以来对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原油的来源没有定论。根据原油稳定碳同位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地球化学特征可以将研究区原油划分为5个族群,以彩南油田侏罗系油藏为主的第Ⅳ族群原油δ13C值分布在-27.9‰~-29.0‰之间,Pr/Ph值多数在2.5以上,生物标志物特征非常一致,该类原油在准东地区分布广泛,应该来源于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的湖相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腐泥-腐殖混合型,而并非不同时代、不同有机相烃源岩生烃的混合产物。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大气气溶胶中多环芳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集了春、夏、秋、冬4个季节的PM10和PM2.5颗粒物样品,参考美国EPA-610方法,利用色谱-质谱技术对美国环保总局推荐的18种优控多环芳烃进行了内标法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多环芳烃的分布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PM10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比较严重,其中PM2.5的细粒子占很大比例;PM10和PM2.5的质量浓度春季最高,然后依次为冬季、秋季、夏季.多环芳烃单体的质量浓度在0.10-36.71ng/m^3之间,萘、芴、苊等低分子量芳烃的含量相对低;苯并[-ghi-]花、茚并[1,2,3-cd]芘、苯并[-k-]荧葸、苯并[-a-]芘等高分子量芳烃的含量相对较高,其中苯并[-ghi-]花的含量最高.多环芳烃单体的质量浓度和18种多环芳烃的总质量浓度具有季节性变化规律,一般是:冬季〉秋季〉春季〉夏季;约有70%以上的多环芳烃分布在PM2.5。颗粒物中.不同环数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为:5环〉4环〉6环〉3环〉2环,其中4环和5环芳烃约占总质量浓度的62%以上.利用多环芳烃的比值进行源解析,发现污染物为本地来源,主要是机动车尾气和燃煤源的排放,其中汽油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