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1.
以新鲜牦牛血为原材料,采用α-半乳糖苷酶辅助饱和硫酸铵盐析处理获得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选取酶解时间、酶解pH、酶解温度、酶添加量4个因素,在4个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得到α-半乳糖苷酶辅助饱和硫酸铵法制备IgG的最佳酶解条件。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经过酶处理后样品IgG活性含量。结果表明,酶解时间2h、酶解pH 4.4、酶解温度39℃、酶添加量5mL(467.5 U),在该工艺条件下,IgG的含量最高,可达27.13mg/mL,比不加酶处理IgG含量(22.35 mg/mL)提高了21.39%(P0.05)。经过酶处理后样品IgG活性含量为15.92mg/mL,比不加酶处理IgG活性含量(16.07 mg/mL)下降了0.93%。  相似文献   
2.
通过Al 3+、Cu2+对驯化污泥的破坏性试验,研究了各浓度的Al 3+、Cu2+对活性污泥TTC-脱氢酶活性、比好氧摄取速率(SOUR)、CODCr去除率和金属离子生物降解前后浓度变化的影响,以探索废水中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及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废水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对活性污泥微生物TTC-脱氢酶活性和微生物SOUR会有一定的影响.金属离子浓度小于20mg/L时对微生物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浓度过大则有一定的毒害和抑制作用.经过72h的活性污泥生物处理,活性污泥微生物对Al 3+和Cu2+的去除率会随着投加浓度的增加而降低,当Al 3+和Cu2+浓度增加到60 mg/L以上时,Al 3+和Cu2+的最低去除率分别为74.2%和70.9%.  相似文献   
3.
添加纤维可以提高土的抗裂强度和改善土的延展性。通过在微生物胶结砂中加入0. 2%的聚丙烯纤维,以聚丙烯纤维长度为变量,通过无侧限抗压试验和劈裂试验,从宏观角度分析纤维长度对微生物胶结砂样强度及其延展性的影响,并结合电镜扫描和能谱仪测试,从微观角度分析纤维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处理砂柱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变形模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纤维长度的增长而增大,原因是纤维在固化砂土中随机分布形成网状结构,生成的碳酸钙覆盖在纤维表面,加强了纤维与砂颗粒的黏结,纤维又可增强砂颗粒之间的连接。微生物固化技术与纤维相互作用,从而增强了微生物固化的效果;当纤维增长到一定长度(12 mm,长径比为106. 7)以后,强度开始下降,原因是过长的纤维导致团聚现象的发生,影响了细菌的分布,使得碳酸钙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湖北省荆州市的楚纪南故城遗址的松柏村遗址保护为例,针对现状对遗址的保护与利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楚纪南故城遗址区的村庄乡村生长上与遗址保护之间仍旧留存着许多抵牾,而对乡村遗址保护与探究是解决两者之间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以无机絮凝剂钛干凝胶(TXC),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原料,制备出了新型TXC/CMC复合絮凝剂,采用FTIR和XRD对新型复合絮凝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壳聚糖已经成功羧基化,而且TXC也顺利掺入复合絮凝剂中。以毛细吸水时间(CST)的变化为检测指标,考察了TXC与CMC的复合比,TXC、CMC、TXC/CMC复合絮凝剂的pH、反应温度和絮凝剂投加量对离心式处理的剩余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当TXC与CMC的复合比为5∶1时,复合絮凝剂对剩余污泥调理效果最好,其CST最小。复合絮凝剂对CST的影响与反应温度负相关,而随初始pH和投加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提高的趋势。污泥初始pH值为7时,复合絮凝剂投加量为30 mg/g,反应温度为35℃时,污泥调理效果最好,CST为9.7 s,降幅为54%。  相似文献   
6.
采用喷洒方式对花岗岩残积土进行表面处理并进行耐崩解试验和抗冲刷模型试验.结合扫描电镜观测和颗粒粒度分析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了喷洒式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Induced?Calcium?Carbonate?Precipitation?,MICP)表面处理对花岗岩残积土的耐崩解性和抗冲刷性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7.
选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生物处理过程中对微生物活性及处理效果的影响。通过对微生物的脱氢酶活性、比耗氧速率、COD的去除率和降解率来研究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活性及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DMP对TTC-脱氢酶活性和SOUR、COD的去除率均有影响,且DMP对活性污泥微生物活性有一定的毒害和抑制作用,而且浓度越大,这些不良作用更强,COD的去除率就越低。当废水中DMP质量浓度为160 mg·L-1时,经过6天的好氧生物处理,COD的去除率平均值仅为58.5%,好氧生物降解率低至61.9%,水中残留浓度达到60.86 mg·L-1。  相似文献   
8.
制备不同水泥掺量和不同石灰掺量固化与MICP固化的花岗岩残积土试样对比,分别进行直接快剪试验和耐崩解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养护龄期(7 d)下,花岗岩残积土经过MICP固化后的抗剪强度与石灰掺量为8%或水泥掺量为2%的固化试样的强度相当;经掺量2%以上的石灰或水泥固化后的花岗岩残积土在水稳定性方面表现良好,但与MICP相比,后者更具有环保性。微观测试结果表明:经MICP固化后的花岗岩残积土,其内部生成了胶结性强的碳酸钙沉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