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13篇
矿业工程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隧道工程是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结合隧道工程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目的,分析了传统隧道工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学习借鉴CDIO工程教育理念,阐述了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隧道工程教学改革思路,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通过CDIO教学改革,突显了课程教学能力目标,更新了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通过合理的课程项目,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及沟通协调能力,完善了课程考核方式,在教学质量上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土木工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与教育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覆土软弱地层盾构施工地面变形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文广  虞兴福  黄小斌 《浙江建筑》2010,27(4):27-30,34
介绍了在杭州地区粉砂、粉土且地下水丰富的浅覆土软弱地层中,杭州地铁1号线盾构工程施工技术,通过对盾构掘进施工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如何控制地表沉降变形,减少对周边环境影响的施工技术措施,从而保证盾构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盾构壁后注浆体变形及压力消散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壁后注浆是盾构施工的关键工序.壁后注浆体的变形及力学性质变化直接影响到土体的应力释放、地层位移及作用在管片上的土压力大小.利用自制壁后注浆单元体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不同的注浆压力、注浆材料及围岩土质条件对注浆体变形及注浆压力消散的影响规律.较高的注浆压力有利于减小围岩的应力释放量,加快浆体排水速率.在砂性土地层中,浆体变形和浆体压力消散较粘性地层快,说明土质条件对地层位移和围岩应力释放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岩爆是高地应力区开挖过程中常遇到的工程地质灾害,发生突然且破坏性极大,因此岩爆的预测一直是岩爆课题的研究热点。在综合分析岩爆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选取切向应力与单轴抗压强度比值σθ/σc、岩石脆性系数σc/σt、围岩弹性储能Wet及岩石完整性系数Kv作为评价指标,将熵权法与功效系数法进行结合,采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利用功效系数法进行综合评价,从而建立出岩爆预测的熵权-功效系数法模型。利用国内外17组典型工程实例对模型进行验证,将所得结果与功效系数法、熵权-正态云模型、RS-TOPSIS模型预测结果及实际情况进行对比。为进一步考查模型的适用性,利用该模型对猴子岩水电站及锦屏二级水电站进行岩爆烈度等级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熵权-功效系数法模型能够综合考虑影响岩爆发生的主要因素,预测准确性较高且原理简单易懂,具有一定的工程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了过去三、四十年间群桩沉降分析方法的发展以及从理论到实践的演进过程。评述了实际问题中的一些重要方面已逐渐地被加以考虑,说明了最近的研究工作已使得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可以在有系统的,尽管仍是近似的方式下进行处理。评述了各种参数的重要性,提出了有关初步分析和详细分析中的一些适当的方法,以及如何确定关键的岩土参数的方法。最后举例说明了将理论研究结果不适当地应用于工程实践所引起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Osterberg试桩法在国内外的应用及当前存在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Osterberg试桩法的产生背景和主要特点,以及该法在世界20余个国家和我国大陆及港台地区推广应用的情况。国内外的应用实践表明,Osterberg试桩法是一种构思独特、装置相对简单、适合于大吨位承载力及水下、山上、坡地、狭窄场地、深基坑内等困难条件下应用的试桩方法,它在我国将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指出了当前我国在应用中值得商榷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将该法不恰当地改称为“自平衡法”;误认该法是“接近于桩的实际工作条件的一种试桩方法”等。针对用该法测得的Q—S曲线随“荷载箱”摆放位置不同而变化的现象,认为对该法尚需作进一步研究和完善,提出了对测桩单位所用荷载箱和量测系统宜由国家技术质量监督部门统一鉴定认证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云南某高速公路开挖高陡路堑病害边坡治理工程实例,在时间紧迫、未进行详细地质勘察的情况下先后进行两次治理均未取得成功,滑坡仍有变形迹象。在第3次治理前,充分分析前2次治理失败的经验教训,重新对该边坡进行详细的地质勘察评价,找到病害边坡存在的根源所在,最终结合已有的工程措施提出较完整的补充治理方案,取得较为宝贵的类似工程治理经验。  相似文献   
8.
隧道与地下工程的开挖扰动造成应力的不平衡和重新分配。岩石(土)与衬砌结构两者皆可视为弹塑性体,并且构成相互作用的共同体以抵抗外荷载。岩石与衬砌结构在受到外荷载、地下水渗流、侵蚀性离子的作用时将发生损伤劣化,并进而影响其耐久性与可靠性。详细分析和总结损伤理论应用于混凝土及地下工程结构耐久性研究的现状,探讨和分析Gurson细观损伤模型应用于地下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方法、模式及步骤,并结合某工程案例分析和描述典型地下结构(构件)在受力情形下及腐蚀侵入后引起钢筋锈蚀的损伤应力数值计算方法,分析结构的耐久性状况及预测其寿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合理的截流、堵漏、灌浆防渗等综合手段,对某一高水位的水库引水隧洞漏水进行抢险施工,并取得良好的经济和效益社会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0.
探地雷达在基坑流砂掏空区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非开挖岩土工程探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日益迫切。探地雷达技术以其无损、快速、简便、高分辨率和经济的特点,正越来越引起岩土工程界的青睐。本文通过介绍探地雷达的基本原理,结合场地情况和探测任务,对探地雷达系统参数进行合理的设置,避开环境干扰,在基坑周围布置了测线。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得出分辨率较高,反射界面较为清晰的探地雷达剖面,证明了探地雷达对基坑流砂掏空区的探测是可行和有效的,对施工方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