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以沪通长江大桥主墩沉井为背景,开展深水大截面沉井模拟下沉试验。通过对整个动态下沉过程的分析,确定了侧壁有效应力受下沉速率、压力松弛、倾斜、翻砂突沉等因素影响。停止吸泥后,侧壁有效应力由动态的分布形式转为准静态,整体呈减小趋势,表现为极值点的减小和压力松弛区的恢复。沉井侧壁台阶的设置可减小沉井侧壁总摩阻力,其减小主要来自沉井直壁段。发现阶梯式沉井侧壁受力分为线性区、台阶影响区、过度区和压力松弛区,建立了基于台阶影响的沉井竖直状态下侧壁摩阻力计算模型,并结合沪通大桥#29沉井现场监测试验加以验证。沉井倾斜会引起侧壁有效应力分布的改变,挤土产生的增大土压力可达对应侧主动土压力的3~4倍。  相似文献   
2.
5.12汶川特大地震诱发四川多地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在暴雨及余震的影响下,山体不稳定斜坡产生滑坡的概率较大,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需对不稳定斜坡进行应急处理。以青川县某山体不稳定斜坡为例,根据相关规范并结合该潜在滑体的特点,采用数值模拟分析了该山体某处斜坡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该斜坡潜在滑体在暴雨状态加7度地震条件下稳定性系数为1.07,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坡面上残留较多危岩块石,未来可能在暴雨和地震的情况下发生崩塌,经综合比较提出采用清方+主动防护网+被动防护网的治理方案。研究结果可供有关单位对滑坡采取防治措施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喀斯特地貌为特点的旅游风景区开发力度持续不减,岩溶区旅游名胜区危岩的勘查防治研究日显重要。文章通过对桂林虞山风景区W6号危岩的实地调查,在类别上将其定为胀裂式危岩,并采用赤平投影法定性分析、极限平衡法定量分析,得出:(1)虞山景区W6号危岩稳定性系数为0.75,该危岩体处于不稳定状态,需对该危岩体进行治理;(2)在遵循"排除为主,加固为辅,因地制宜,经济有效地进行防治方案及施工图设计"的前提下,提出采用主动+被动防护。主动防治措施为注浆、封填、清除;被动防治措施为SNS、被动防护网、树林防护。研究结果可供有关单位对该类型危岩进行治理时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