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1.
众多工程实践表明,要达成曲面混凝土建筑安全、高品质、低成本的目标,应用BIM技术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具有明显的成效。针对混凝土曲面建筑模板工程施工工艺,采用BIM技术辅助设计和施工,进行结构曲面找型、三维模型结构定位、划分分隔网、优化设计方案,并且精确每根支撑杆件定位和高程。根据双曲面构件详图、BIM三维坐标定位图,科学合理地选择模板架体支撑布置体系,解决了双曲屋面测量定位体系复杂、屋面各点标高难以控制及各类材料用量计算难度大精度低等施工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2.
以西安幸福林带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管廊结构三维模型,并找出了地下综合管廊结构在地裂缝活动和地震耦合作用下的变形和应力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地裂缝活动较弱或无活动时,跨地裂缝管廊结构底板的加速度响应更显著,但随着沉降量的增大,结构的峰值加速度最大值出现位置由底板转向顶板;空间较大的舱室更易发生破坏,且中间位置(地裂缝附近处)的应力集中现象更加明显,逐渐向两端衰减;当地裂缝活动较大时,整体结构出现应力重分布,应力集中的位置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3.
梁存君  普永刚  冀诚  魏敏  崔仲卉  贾鑫鑫 《建筑施工》2020,42(2):165-166,179
为验证桩锚支护在黄土地区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效果,以西安幸福林带深基坑工程为研究载体,通过建立三维数值分析模型,对黄土地区基坑工程桩锚支护结构下,不同预应力的施加对基坑周边地表的沉降与支护桩水平位移的影响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后土体的沉降量最大值在距离基坑边缘4~6 m处,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可以减小基坑后土体沉降值,幅度在40%以上;支护桩水平位移最大值在桩顶处,最小值在桩底处;对锚索施加预应力可以显著减少支护桩的水平位移,减少幅度在40%以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