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铝合金人行桥因质轻、便于吊装施工等特点而成为人行桥设计新选择,但由于铝合金质轻、弹模低使得相比于钢结构人行桥更易出现振动舒适性问题。文中以三座大跨铝合金人行桥为对象,对行人质量影响下的结构振动基频及人致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与同结构形式下钢结构人行桥进行了对比讨论,并结合各国振动舒适性规范对振动舒适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铝合金人行桥因质量轻,相比于钢结构其振动基频对行人质量影响较敏感,设计中需考虑行人质量对降低结构基频的影响,从而使结构从超谐共振进入共振而产生过大振动,设计中建议适当提高结构振动基频以满足舒适性要求。  相似文献   
2.
采用低成本的化学溶液法在大功率GaN基蓝光LED芯片上生长ZnO纳米阵列, 以提高LED芯片的出光效率. 通过改变生长溶液中氨水及锌离子浓度实现对纳米阵列结构形貌的可控性, 进而得到不同形貌的ZnO纳米阵列.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研究纳米结构形貌对LED芯片出光性能的影响, 探讨纳米结构增强LED芯片发光效率的机理. 结果表明, 较高密度、锥形形貌的ZnO纳米阵列更有利于增强LED芯片的出光效率. 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 表面沉积ZnO纳米阵列的LED芯片比普通LED的出光效率高出60%以上, 并且纳米阵列不影响LED器件的电学性能和发光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遗传算法的车辆参数识别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识别桥梁交通振动试验中行走车辆的参数,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参数识别方法.利用小波变换方法由车辆自由衰减振动响应获得车辆的模态参数,进一步联合应用遗传算法及复数特征值计算方法,由模态参数反算车辆的转动惯量性质、刚度以及阻尼系数等物理参数.通过3组模拟数据的计算分析,验证了遗传算法用于车辆参数识别的有效性.以实际车辆的振动试验实测结果为例,检验了遗传算法在车辆参数识别中的适用性.算例以及应用实例表明:应用遗传算法能精确识别出车辆的物理参数.  相似文献   
4.
氮-铟共掺杂ZnO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醋酸锌水溶液为前驱体,分别以醋酸铵和硝酸铟为氮(N)源和铟(In)源,采用超声喷雾热解法在石英玻璃衬底上沉积了氮铟(NIn)共掺杂ZnO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霍尔效应、塞贝克效应、光致发光谱等分析方法,研究了NIn共掺杂对所得ZnO薄膜的晶体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通过氮铟共掺杂,ZnO薄膜的电学和光学性能发生明显改变。优化工艺条件下,所得ZnO基薄膜结构均匀致密,电阻率为6.75×103Ω·cm,并且在室温光致发光谱中检测到很强的近带边紫外发光峰,表明薄膜具有较理想的化学计量比和较高的光学质量。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适用于抢险救灾用的临时构件,通过在钢管内部填充石膏浆和废弃混凝土块,形成一种圆钢管-石膏-废弃混凝土块组合柱,具有早强、快硬和承载力高的特点。对圆钢管-石膏-废弃混凝土块组合柱的轴压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参数包括钢管厚度和是否掺加废弃混凝土块。结果表明,圆钢管-石膏-废弃混凝土块组合柱具有很高的承载力,且承载力随钢管厚度增加而提高;当内部填充纯石膏浆时,构件承载力较高,但变形能力较差;当内部同时填充石膏浆和废弃混凝土块时,构件承载力略微降低,但变形能力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与骨料粒径匹配关系及相关性能的影响,进行了不同粒径的骨料、不同纤维体积掺量的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制作了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试件,通过试验得到轴心抗压强度,分析各项试验数据,结果表明,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以及骨料粒径的增大,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均有显著的提高;分析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为今后钢纤维混凝土理论研究提供了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由于铝模相对于木模板和钢模板有其独特的优势,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运用在高层住宅项目中。以无锡华润橡树湾三期项目为背景,对高层住宅铝模体系深化设计进行了研究,并对铝模体系施工过程中的难点提出应对措施。详细阐述了铝模施工期间的关键技术,在项目中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对提高类似工程铝模施工效果具有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脉冲激光沉积法生长In掺杂SrTiO3薄膜及其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方法在MgO/TiN/Si(100)衬底上,生长不同In掺杂量的SrInxTi1-xO3(x=0、0.1、0.2)薄膜,研究In掺杂及本征SrTiO3(STO)缓冲层对薄膜结晶性能,表面形貌、生长模式及紫外拉曼光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In掺杂导致薄膜结晶度降低,通过引入本征STO缓冲层可有效提高In掺杂STO薄膜的结晶度,增强薄膜的(200)择优取向性.然而随In掺杂量的增加,薄膜表面平均粗糙度增大;生长模式由层状生长转变为岛状-层状复合模式;拉曼一次声子振动模式峰强逐渐增强,说明薄膜的晶体对称性降低.  相似文献   
9.
林亨  吴冬雁  赵俊亮 《工程力学》2022,39(8):114-121
为研究地震SV波对复杂海水环境中悬浮隧道管体动力水荷载的影响,考虑海洋沉积淤砂层的作用构建理论分析模型。根据不同介质材料的波动方程和位移势函数,结合地震SV波传播过程中的边界条件,基于MATLAB推导并求解了不同交界面处地震SV波的透射和反射系数理论方程。通过数值算例,分析了淤砂层饱和程度、入射波角度和锚索布置形式等参数对悬浮隧道管体动力水荷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悬浮隧道结构在非饱和淤砂层体系中,相比在饱和淤砂层体系中承受更大动力水荷载的影响;较厚淤砂层对悬浮隧道在地震SV波作用下更为有利;增加锚索支撑刚度和减小锚索布置间距,能够降低地震SV波对悬浮隧道动力水荷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树脂传递模塑(RTM)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以及碳纤维增强羟基磷灰石(HA)/环氧树脂两种复合材料,并测试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RTM工艺可以基本保证环氧基体均匀浸入碳纤维织物内部。碳纤维增强HA,环氧复合材料的冲击韧性高于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而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低于碳纤维增强环氧复合材料。两种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远高于人体皮质骨,弯曲模量与皮质骨非常接近。动态力学分析(DMA)表明加入HA后,复合材料的贮存模量和内耗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