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4篇
武器工业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郭平安 《硅谷》2014,(23):166-167
从继电保护的作用入手,针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问题进行分析,探究继电保护改进方案,并就变电维护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了探讨,对提高我国变电运行中的继电保护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郭平安 《四川建材》2012,38(1):232-233
本文作者结合照明实际工作,对城市居住区照明应用及节能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3.
孙奋丽  郭平安  边翊  金康  王小刚  殷剑 《锻压技术》2021,46(1):60-64,96
针对汽车前地板后本体在线复合模压成形工艺,探究采用螺杆机混合浸润挤出的LFT-D高温坯料与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增强片的多元复合模压过程,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复合模压成形的主要工艺参数(入模料温、模压压力、合模速度和保压时间等)对成形缺陷的影响,结合力学性能实验进行筛选,确定出了优化后的成形工艺组合参数为: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增强片的入模料温为100℃、模压压力为5000 kN、合模速度为10 mm·s^-1、保压时间为40 s。将有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增强片与无增强片的前地板后本体产品进行对比,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进行冲击和拉伸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1.3 mm的单向碳纤维预浸料增强片可以将厚度为2 mm的LFT-D产品的纵向抗拉强度和冲击韧性提高7~8倍。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热固性预浸料模压成型(Propreg Compression Molding,PCM)复合材料层合板制备过程中固化压力与树脂流失量之间的关系,对比不同树脂含量的预浸料在模压成型后的力学性能,发现最佳力学性能对应的预浸料树脂含量为38%。为了进一步提高PCM模压制品力学性能的稳定性,将模压后树脂含量保持在38%的固化压力作为固定参数,对模具温度和固化时间进行了16组正交实验,检测层合板的力学性能,并分析树脂与纤维织物界面之间的微观结合情况。结果表明:当固化压力为3800 kN时,可以将树脂含量为40%的预浸料在模压后的树脂含量控制在38%左右,并在模具温度为155℃、预热时间为40 s、保压时间为440 s时,得到抗拉强度为520.18 MPa、冲击韧性为32.35 J·cm-2、综合力学性能最好同时微观缺陷最少的样品。经现场工艺验证,实验得到的规律和工艺参数组合可应用于热固性复合材料汽车电池包上盖的批量生产中。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新型保温材料石墨聚苯板的特性进行说明,并对其在国内被动房外围护结构的应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出警示。  相似文献   
6.
郭平安 《四川建材》2011,37(5):57-58
近年来我国半导体照明产业快速发展,LED在景观照明工程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呈现规模也越来越大,本文就LED景观照明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7.
郭平安 《四川建材》2011,37(4):149-150
随着我国城市市政建设不断发展,新道路及照明工程逐渐增多。路灯的增加和城市道路照明工程越来越趋向大型化。城市路灯照明质量及节能工程的好坏,不但影响到交通行车及行人安全,也影响到节约投资及维护费用,也能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环境美化程度,城市道路照明质量和节能是两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金属网厚度、金属网粒度、上层预浸料厚度和铺层角度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制备了1.8 mm厚度的9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不锈钢网复合材料,对其进行正交试验仿真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仿真与试验的最大偏差为4.36%,证明仿真结果可靠。当金属网厚度为0.4 mm,粒度为590μm,上层预浸料厚度为0.9 mm,铺层角度为0°时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艺术性在科技编辑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及其本质意义。结合科技编辑工作中的具体实践,分析了科技美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