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 毫秒
1
1.
通过“蓄排并举”提升城市防涝韧性是应对日益凸显的城镇内涝风险的重要手段。如何量化城市调蓄空间需求是落实蓄排平衡策略的首要问题。将三个国外城市规划中调蓄空间总量的计算方法与国内相关标准导则进行对比研究,分析这些方法在我国内涝防治韧性规划中的适用性。对比发现荷兰UWBM-SDF方法符合我国内涝防治标准中保证特定重现期下不发生内涝事件的要求,适合估算城市防涝韧性建设的长期总体调蓄目标。介绍了UWBM-SDF蓄排平衡曲线法在国内规划实践应用中的两个案例,提出了适合国内防涝韧性需求的城市调蓄空间量化方法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洗衣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氨氮等污染物,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前期设计和后期管理等问题,存在大量阳台洗衣废水进入河道的情况,可能造成水环境的严重污染。目前在城市水环境治理以及海绵城市建设中均涉及大量阳台洗衣废水处理改造内容,但其处理模式的选取均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撑。梳理凝练了西方国家阳台洗衣废水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两种处理回用模式,以及国内雨污分流、末端截流、回收利用三种模式,分析了相关的利弊和使用条件。同时,以宿迁中心城市西南片区为例,评估了大规模雨污分流改造可能对污水处理厂造成的不利影响,提出了三种切实可行的处理模式,尤其是与海绵城市建设结合同步解决内涝及水环境问题,对类似城市洗衣废水的处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平原河网地区的排涝特征与问题,在梳理构建治涝片区排水格局的基础上分类提出了针对性的治涝策略。对于具有一定坡度。在多数时期可以实现自排的治涝片区,采用“上蓄+中分+下排”模式,分段缓解排涝压力,提高城区排涝标准对于整体地势低洼,在多数时期很难自排的治涝片区,采用“建闸营圩,蓄排并举”模式,将雨水排口分散建设小型雨水泵站的模式调整为片区排涝主干河道末端建设大型排涝泵站的模式,充分利用片区内部河网的输送和调蓄能力,增强城区应对暴雨的韧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