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1.
依据最佳一致逼近的基本理论,围绕切比雪夫多项式的特征方程,参照余弦函数的变化图形,建立了余弦函数型最佳一致逼近Cn(x)多项式.@@文中介绍了Cn(x)多项式在被逼近函数y(x)=0条件下依据的微分方程、相关定义、有关性质、数学表式、递推公式;讨论了它与切比雪夫Tn(x)多项式之间的关系及转化;提供了在y(x)≠0条件下Cn(x)多项式转化成c(x)所具有的特征和特点;给出了关于c(x)多项式得以实现的具体算法.应用实例表明,在减少多项式的摆动性、提高逼近精度、增大预测范围方面都有较大的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
顾乐民 《石油学报》2016,37(2):280-288
中国1950-2014年积累的65组石油产量数据所体现的某些规律,可以用通道来描述。依据通道原理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在65年的石油发展史中,隐含着一条安全的路线、一条使石油产量健康稳步上升的通道,个别年份产量的大波动是孤立的、不影响全局;2变化率是影响石油产量变化的内在因素,是以极值点和拐点形式形成波动,推动石油产量的不断变化;3石油产量变化出现过3个拐点(1976年、1994年和2007年),将65年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受2007年拐点的影响,目前处于逐步减慢的增长通道中;4如果至2020年中国石油产量增幅低于每年1.4%,一个产量"峰"状的头部最早将在2018年形成,之后将步入下降的通道之中,时间为10年或以上,"峰"状头部可以被推迟,但不可能消失;5如果至2020年平均增幅大于每年1.4%,则头部不能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沿海地区建筑外墙常见渗漏的特征、外墙雨水渗透的动力以及外墙抗渗性能对比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出了外墙防渗漏基本原理,介绍了其在新建住宅外墙防渗漏工程和外墙疑难渗漏问题治理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了N-乙酰-L-半胱氨酸为稳定剂,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荧光发射峰可调、粒径均匀且结晶性能良好的ZnxCd1-xSe合金量子点,并采用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UV-Vis)、荧光光谱(PL)、X射线衍射(XRD)、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重点研究了Cd2+/Zn2+比值、初始溶液pH值、水热反应温度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对ZnxCd1-xSe量子点荧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所制备的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高(35%),荧光发射谱半峰宽窄(FWHM〈50nm),有望作为生物荧光标记物。  相似文献   
5.
通过灰色模型与传统模型的数据处理比较,对灰色模型预测能力、几个数据便可建立一个动态模型之说、拟合精度、数据处理方式、适用范围及灰色建模的理论基础提出质疑。认为灰色模型不是一个优良的模型,相反,却存在许多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6.
繁复的GM灰色模型与理论,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模型与理论;传统的建模与理论,也可上升为与GM类似的模型与理论;这使得二者具有类同性与可比性。将后者作为前者的参照系,对GM灰色模型及理论展开了比较、讨论与分析,并指出:GM建模过程的数据累加,是简单问题的复杂化;GM模型的选择,是复杂问题的简单化;理论中关于微分方程之说,生搬硬套,不适宜;方法中最佳逼近准则被弱化,致使探讨无止境;而灰色的实质,是多彩被搅合,数据被绑架;个别成功典例,只是概率学上的命中,没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提供了推导,指出了要点,并给出了多个实例。  相似文献   
7.
预测型切比雪夫多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测型切比雪夫多项式,是切比雪夫多项式及最佳逼近理论在预测中的一个推广应用,可以解决一般预测中预测的可知、可控性问题。文中通过讨论后指出,在预测中,当预测误差不超过已知最大绝对误差时,预测将成为可知;当预测区间不超过已知最大范围时,预测将成为可控。基于这个原理,建立了一种具有预测功能的预测型切比雪夫多项式,[Gn(x)]多项式。论证了该多项式依据的微分方程、相关定义、有关性质、数学表式;阐述了该多项式的存在性;给出了[Gn(x)]多项式在[y(x)≠0]条件下构成的预测型最佳逼近[g(x)]多项式;提供了[g(x)]多项式得以实现的具体算法;介绍了一种使预测结果更接近实际值的误差补偿法;并给出了若干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8.
屋面构造防水原理和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屋面雨水渗透动力特性的研究,分析了平屋面渗漏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有坡屋面防水构造特性的平屋面构造防水原理。同时介绍了“组装式等压构造保温防水上人装饰平屋面研究”课题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