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水利工程   7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针对在山区等地方用几何水准测量进行高程传递十分困难的情况,本文提出了用精密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二等水准测量的两个观测方案,讨论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及一些注意事项,目的是为了削弱、改正大气折射等误差对观测成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二月下旬,因连日下雪,工地上已有厚厚的一层积雪。如果要等到全部积雪溶化再进行观测就会影响工作。经过同志们研究,遵照规范要求根据去年在陕甘冰冻地区施测的经验,我们采用了钢桩代替尺垫的办法。钢桩是制成大型与小型两种。大型  相似文献   
3.
建立监测网是大坝安全监测与滑坡监测研究中重要手段之一。为了适应快速高精度获取观测体变形量的需要,研制了工程变形监测网优化及自动化系统。系统由工程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自动记录系统、信息通讯系统与数据处理系统四部份组成。第一部份解决了监测网起始数据误差及待定点位移测量精度关系的理论问题,并提出优化设计的三个有效方法——布网层次的优化设计、图形优化设计及特殊结构专用网的设计。实践表明,优化设计对提高监测网的设计精度与减少观测工作量有显著效果。后三个部份构成一个使观测数据从采集到处理由计算机实现的自动化系统。自动记录系统由WILD—T2000S电子经纬仪(含GRE3数据终端)和相应记录计算软件组成。信息通讯系统实现GRE3与PC1500之问的通讯及PC1500与相应计算机之间的通讯。数据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平面网平差计算与短边三维网平差计算两个软件系统。监测网观测数据可由程序控制自动进入GRE3,通过PC1500存贮于电子记录模块,并传输到相应计算机处理。自动化系统已正式使用于三峡工程区域跨断裂部份三维网的观测计算工作中,证明该系统使用方便、运行可靠、提高工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精密水准路线经过60~100M宽的河流时,就需要采用双转点过河。因观测开始後就不能改变远尺焦距,仪器与尺子的位置都必须在观测之前确定。为了减少定位的时间,我们的定位法是比较简单的。如图Ⅰ、Ⅱ、Ⅱ′、代表测站点A、B代表尺台点,在定位前,可使前视水准尺至对岸,预先决定A、B、Ⅰ三点,在确定Ⅱ点时,可分两个步骤进行:①置水准仪于Ⅰ点,水准尺于B点,视距ⅠB ;②置水准仪于A点,BⅡ可用皮尺决定使等于ⅠA,AⅡ或AⅡ′,可用视距决定使等于ⅠB,这样Ⅱ或  相似文献   
5.
(一)缘由渡江水准测量有三种观测方法: 一、倾斜螺旋法即用威特N_3水准仪,当瞄准远尺觇牌时,记录它的倾斜螺旋所转动的分格数目,以公式(1)推算高差。  相似文献   
6.
控制网观测数据预处理与平差处理软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汝麟 《人民长江》2002,33(6):48-50
介绍控制网观测数据预处理与平差处理软件系统的操作方法、运算内容及其特点。该系统是在2001年用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开发的应用软件,是在原版本基础上完善而优于原版本。原版本曾用于国内几十个大工程的施工控制网、变形监测网的辅助设计及观测数据的处理,均取得满意的使用效果,近几年在三峡工程监测工程中,对保证监测质量与缩短成果处理及检查验收的时间均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精度大地测量监测自动化系统是针对大地测量法目前存在的问题而研究的成果。成果主要包括: 变形监测网优化设计的理论与方法, 记录、数据处理软件的内容、功能和特点, 数据通讯的两种接口及测量的配套设施和方法。应用情况表明, 该系统满足了工程变形监测任务的特殊要求——成果精度高及提供变形信息及时, 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汤国强  黄汝麟 《人民长江》1997,28(12):35-36
大地测量法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是针对大地测量法在进行变形监测从外业观测数据的采集,处理到用户需要的最终产品的过程中,针对外业观测数据量庞大,处理过程繁杂等特点,以及为保证最终成果的及时性,完整性和可靠性而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