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针对无限元边界模拟地基可解决使用截断地基时地震波在地基中的能量无法逸散的问题,以观音岩重力坝为例,采用混凝土塑性损伤模型和无限元人工边界,计算了重力坝在不同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时程响应,验证了无限元边界对地震波能量的逸散作用,比较了材料损伤引起的材料刚度降低对坝体响应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地震荷载下坝体损伤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将云计算技术用于电力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以解决信息孤岛、设备利用率低等问题。根据内蒙古电力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求,设计了一种电力信息云虚拟化管理平台,利用云计算的服务器与桌面虚拟化技术,完成了硬件配置与软件部署。通过相关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高效部署,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服务器可靠性,为进一步的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内蒙古电力光纤通信专网的现状,对SDH网络的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针对SDH中自愈网的类型和原理作了详细的描述,结合内蒙古电力通信SDH网络对建设自愈网提出设想和建议,供光纤网络扩建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多重剧烈采动影响煤巷围岩控制难题,以某矿轨道平巷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模拟上煤层遗留煤柱集中应力、本煤层邻近工作面及本工作面采动对煤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上部煤层遗留区段煤柱底板存在沿煤柱边缘向底板深部呈"八"字形非对称分布的高剪应力区;随着煤柱底板深度增加,偏应力第二不变量J2值分布由陡峭双峰形向马鞍形转变,并将底板分为显著影响区(0~16 m)、一般影响区(16~30 m)和弱影响区(30 m以上);相邻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超前监测面20 m时顶板和两帮J2值开始增大,当滞后监测面10~20 m巷道围岩进入相邻工作面采动影响期;在本工作面超前采动影响过程中,巷道深部高J2值非均布环形分布带应力值进一步增加,范围变大,环形向逆时针旋转转移,并呈向深部转移的趋势.基于此提出高预应力锚杆(索)与桁架锚索组合非对称控制技术且煤巷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以恒源煤矿487工作面窄煤柱沿空掘巷为工程背景,基于该矿工程实况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等手段综合确定487工作面回风巷最优护巷煤柱宽度为5m;基于数值模拟分析了487工作面回采后沿空掘巷超前段顶板、实体煤以及煤柱内围岩应力分布、围岩变形与塑形区演化特征,针对性提出了高强锚杆索组合非对称支护技术,并分析了巷道支护应力场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应对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的问题,IPv4向IPv6过渡是未来电网信息网络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模拟内蒙古电力信息网络现网环境,测试IPv4和IPv6的路由协议、地址转换、安全策略,IPv6的双栈协议技术、隧道技术,试验验证内蒙古电力公司现有网络设备具有由IPv4向IPv6过渡的可行性,并提出了MPLS VPN在IPv6环境中运行存在的问题,为内蒙古电力信息网络升级改造提供技术储备及改造经验。  相似文献   
7.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