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醋酸乙烯酯/纳米SiO_2复合乳液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原位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醋酸乙烯酯/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乳液。考察了纳米二氧化硅在聚醋 酸乙烯酯乳液内及乳胶膜中的分散性:纳米二氧化硅用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乳液相 比,复合乳液的干态粘接强度和耐水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一种支持PROLOG程序并行执行的智能回溯机制,它是基于数据相关性分析的动静结合的智能回溯策略,在静态编译时通过相关性分析产生各子目标带条件的智能回溯点集合,动态执行时通过对变量的简单测试及对当前运行结果的简单测试来确定当前失败目标的最佳回溯点。  相似文献   
3.
聚苯胺导电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溶液聚合法和乳液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PAn)导电材料.考察了所得PAn的产率、溶解性和电导率,并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乳液聚合法制备的掺杂态PAn有着更高的产率、更好的溶解性、导电性和更好的结晶性.  相似文献   
4.
改善聚醋酸乙烯酯胶膜耐水性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聚醋酸乙烯耐水性差的原因,归纳了其改性方法。  相似文献   
5.
不同聚酰胺用量下环氧树脂的非等温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速升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聚酰胺651(PA651)的用量对环氧树脂(EP)固化反应行为和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反应级数和反应程度外,PA651的3种不同用量对反应热、表观活化能和固化机理影响明显.在此基础上确定了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和适宜固化工艺.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悬挂结构的特点,从理论上分析了吊点铰结的悬挂结构的动力特性,通过多层框架结构中一个悬挂体处于不同位置时对结构减震性能的数值分析,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等温DSC法研究聚醚胺与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环氧树脂(DGEBA)/聚醚胺(T403)的实际固化工艺提供指导,在等温条件下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该体系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运用Kenny图像分析法得到了动力学参数,建立了kamal动力学模型;在考虑扩散影响的基础上,多次运用非线性拟合法得到了扩散系数(C)和临界固化度(αc),进一步建立了带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总反应级数为2.04~2.40,且随固化温度升高而下降。固化反应的两个速率常数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42.99和54.23kJ/mol。研究发现不带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固化过程的前期阶段,而带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则可以更好地描述固化全过程。随着固化温度升高,αc增大,扩散影响减小,而带扩散控制的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符合得越好。固化过程属三分子反应,具有明显的自催化特征。  相似文献   
8.
提高GPS水准高程拟合精度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根据GPS水准高程拟合的试验成果,从拟合的似大地水准面精度,已知点高程精度和GPS点大地高精度三个方面,分析了GPS水准高程拟合的精度,总结了提高GPS水准高程拟合精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电缆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过程中.本文利用Windows底层操作.实现了对存储于数据库中的文件的打开.并能把修改过的文档即时保存到数据库。使得用户在操作数据库中的文件时.感觉和操作磁盘上的文件一样。  相似文献   
10.
氨基硅油制备过程中粘度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文兵 《应用化工》2007,36(2):176-178
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和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硅烷(KH-792)为原料,用KOH作为催化剂,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封端剂,二甲基亚砜(DMSO)为促进剂,采用本体阴离子聚合法合成了氨基封端的聚硅氧烷,对其结构用红外光谱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制备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促进剂、催化剂和封端剂用量等对反应体系粘度的影响,得出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8h,催化剂为有效成分质量的0.12%,促进剂为有效成分质量的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