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6篇
矿业工程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了降低采空区风险评价的不确定性,建立采空区坍塌事故树模型,利用模糊概率量化法将专家模糊语义打分转化为基本事件定量化概率,对灵宝市某金矿2号采空区的坍塌风险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金矿为2号采空区发生坍塌事故的概率是0.0961,具有较大的坍塌风险,导致坍塌风险的主要原因是矿柱尺寸劣于设计值、矿柱性质发生变化和未按设计开采,并通过重要度分析提出了降低采空区坍塌风险的治理措施,为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及信息系统难以有效推动落实的难题,提出“安全管理流程化,管理流程表单化”思想,开展了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流程化表征方法研究。分析并构建了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各子要素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确定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及安全检查两个核心要素的相关业务,提出了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流程化表征方法,并对两个核心要素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流程化表征,确定了各个业务流程附属表单的主要内容。通过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流程化表征,将矿山人机环管多维因素纳入业务工作流,通过工作流驱动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PDCA持续运行,也为矿山安全标准化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当前国内非煤矿山采空区安全管理及监管现状,基于风险分级管控原理及智能矿山理念,提出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采空区安全管理的意义和必要性。运用云平台技术,结合典型应用案例及行业特点,研究设计了以数据汇集、分析计算、展示操作等模块为核心的非煤矿山采空区安全风险防控信息系统总体构架,分析研究了系统数据层、功能层、用户操作层逻辑结构。在总体构架及逻辑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系统主要功能如风险一张图、风险填报、风险管理、统计分析等进行了设计,并简要介绍了采空区稳定性智能评估、风险自动分级评价、风险精准管控等关键算法的开发实现方式,为研究开发采空区风险防控系统提供依据,推动了采空区安全风险防控信息化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4.
张丹  李垚萱 《矿冶》2020,29(4):133-136
企业在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创建、运行、评估和改进过程中,面临着数据信息分散、无法量化安全生产状况、缺乏事前预警预测等问题。为此,基于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理论基础,结合数字化处理和互联网传输技术,探讨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数字化模式,从而实现对安全生产过程中各种数据信息的实时监控和智能化预警,有效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防控体系运行过程中风险辨识与评价不及时、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排查与治理不闭环等难题,研究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防控体系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功能模块的实现过程。基于金属非金属矿山双重防控体系的建设思想和要求,结合数字化处理和互联网传输技术,探讨设计了由数据层、功能层、用户层和接入层构成的系统总体架构;通过分析双重预防机制的内部规律和关联逻辑关系,构建了风险管理、安全检查和隐患闭环管理三个核心业务模块的动态运行任务流程;运用流程化表征方法对矿山人机环管涉及的业务流程进行了流程化表征,开发了双重防控体系流程运转程序和表单化表征。最终实现双重防控机制安全信息的实时传递和即时推送,推动矿山全岗位职责全流程闭环管控运行,有效提升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6.
深部矿井热害一直是影响地下矿山生产的重要问题。简要综述围岩放热、空气压缩热、机械放热、爆破放热等4类基本深井热源,并着重阐述了充填材料水化放热这一新型深井热源,介绍了国内外常见的矿井热害评价方法和深井降温技术。鉴于当前数值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提出深井热运动规律探索及治理的发展新方向:关注热环境时空变化规律,寻求整体和局部热害控制相结合的高效降温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