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研究冲击倾向性顶板破断及其能量释放规律,采用物理模拟材料模拟实验,结合微震监测仪器、压力传感器,研究实体煤和采空区下回采工作面微震事件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矿压分布规律之间的关系,分析矿压对煤岩体能量积聚与释放的影响,揭示关键层破断诱冲机制。研究表明:实体煤下微震事件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前方顶板岩层中,微震事件能量释放值高于采空区下;采空区下微震事件主要发生在工作面后方顶板岩层中,微震事件发生的频次高于实体煤下回采。依据相似定理推导了能量相似比公式,定义物理相似材料模型中覆岩垮落发生大事件的能量值为333.33 J,发现大事件多发生在应力增高区"倒梯形"结构附近。随着工作面距离开切巷距离的缩短,微震事件能量积聚与释放周期随之减小。关键层破断诱发冲击地压时,主关键层积聚弹性能为冲击地压显现提供能量,冲击地压显现的位置一般处在受采动影响的应力增高区。为此,提出控制源头、降低应力集中、降低应力传导效率的控制策略,工程实践效果监测表明工作面顶板得到了有效控制,保障了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冲击地压矿井设计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围绕科学产能这一主题,综合考虑我国各个发展阶段的冲击地压矿井的差异性,以降低煤岩体中应力集中和能量积聚,科学确定采掘工作面生产能力为思路,提出了冲击地压矿井科学产能确定构想。3个关键科学问题包括:采煤方法的科学选择;工作面宽度的合理划分;安全推进速度的科学调控。在分析了不合理产能强采动诱冲原理基础上,提出了根据不同采煤方法的采动力学过程优选采煤方法的方法,厘清了工作面宽度对顶板垮落结构的影响,理论推导出了采掘工作面推进速度对顶板载荷的影响,并结合高速推进加剧形成了煤岩体应力集中和弹性能量积聚程度,以及与微震事件总能量、频次等监测指标存在正相关性的基础上,利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相似模拟及现场监测等手段给出了互反馈和负反馈两种安全推进速度调控方法。构建了从煤岩属性层面、工程设计层面、采掘扰动层面3个维度的三维联动冲击地压动力灾害调控技术,一方面通过主动改性降低煤岩体的冲击危险性,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确定冲击地压矿井的开采布局、采掘顺序、采动强度等进而确定冲击地压矿井的科学产能。  相似文献   
3.
1 问题的提出 放电加工机床的主电源一般采用变压、整流、滤波的传统方式供电.随着用户对机床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一致性、稳定性要求的提高,电压波动对加工指标的影响已不容忽视.以单向走丝线切割机床为例,其脉冲电源粗加工回路一般采用无功耗电路,放电脉冲峰值电流达 500 A以上,一些厂家的高效电源放电脉冲峰值电流甚至超过 1 000 A.由于回路阻抗较低,因而主电源电压波动对峰值电流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4.
杨彦斌 《硅谷》2011,(5):34-35
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现代仿真技术发展体系也在逐步完善中。重点阐述面向对象仿真技术的概念,指出系统建模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开发所遵循的RUP基本原则和采用的UML建模语言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乌东煤矿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面回采速度对冲击地压的影响,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监测的方法,分析了不同回采速度微震事件能量释放特征和构造应力区的能量变化特征,建立了综放面回采速度动态调控方法,并在实际回采中得到很好的应用。研究表明:回采速度与微震事件能量具有相关性,回采速度达到6 m/d时微震事件能量突增,发生冲击地压的可能性大幅度提高。理论计算得出构造应力区发生冲击地压临界值为1.29×105J,回采速度从4 m/d增加到6 m/d,应力梯度区和高应力区的能量突增,且速度为6 m/d应力梯度区的能量变化最明显。同时基于日微震事件特征和单位推进度微震事件特征确定的动态调控阈值,为实现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前10万千瓦以上的锅炉基本上趋向采用回转式预热器。国产最大预热器直径为9.5米,已投入运行多年。国产大直径预热器的设计及生产量较少,除了其他因素外,预热器的漏风大是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一种新型的调节密封间隙的装置,来解决大型预热器漏泄量过大的矛盾。本文叙述的新型双金属调节机构,是以金属受热膨胀的原理进行设计的。该装置的特性具有预热器热变形的性质,做到基本跟踪此变形量,减少漏风量。文章除介绍有关  相似文献   
7.
8.
多晶硅薄膜的铝诱导晶化法制备及其晶粒的择优取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铝诱导非晶硅薄膜晶化技术制备了多晶硅薄膜,并研究了多晶硅的成核和生长特性。非晶硅薄膜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其表面沉积铝薄膜后经不同温度的氮氛围退火处理。结果表明,退火后的硅薄膜层与铝层发生置换,所生长的多晶硅颗粒的平均尺寸约为150nm。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揭示,薄膜的晶向显著依赖于退火温度,较低温度下,铝诱导晶化速率较慢,薄膜的优化晶向与非晶硅薄膜中团簇的初始原子排列趋势紧密相关。而较高温度下,铝诱导晶化促使多晶硅(111)择优成核及随后的固相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不同能见度影响下公路隧道实际路面亮度变化过大以及由此引起的行车安全与能源虚耗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改善公路隧道照明环境的动态优化与智能控制方法. 首先, 通过对不同时空条件下的公路隧道进行现场试验和数据分析, 得到了隧道内能见度的变化规律; 其次, 在公路隧道传统照明设计的基础上考虑能见度对照明环境的影响, 建立了基于隧道内能见度、交通量、车速、路面亮度和照明亮度的按需照明与动态优化模型;随后, 以不同地区公路隧道的实测数据为样本, 结合划分出的公路隧道典型照明场景和模糊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公路隧道照明智能控制模型, 最后, 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构建模型的有效性, 其结果表明, 本文所提出的优化控制方法能够在保证隧道照明安全性的前提下兼顾节能性.  相似文献   
10.
往复走丝型电火仡线切割机床是我国独有的放电加工特种设备,由于其走丝系统的特殊性,其放电机理有别于其他放电加工机床。而随着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控技术的日新月异,自适应控制技术在电加工机床领域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往复走丝型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控制系统而言,由于其加工放电状态稳定性很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