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21篇
轻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连续采煤机房柱式分层开采厚煤层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连续采煤开采技术和发展,并基于神华集团大柳塔煤矿和的地质采矿和条件,论述了柱式分层开采厚煤层的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着重研究了煤房和房柱尺寸设计,通过煤柱强度的反分析,推荐合理的计算公式和大柳塔煤矿房柱尺寸方案。列举了连续采煤机开采技术的优势,展望了它在“三下”采煤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建筑物下矸石置换条带保护煤柱开采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许厂煤矿面临的村庄建筑物下的压煤、条带煤柱的置换开采、井下矸石处理3个主要问题,在矸石物理力学指标测试、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可行的矸石置换开采建筑物下条带煤柱的方案。结果表明,在保证地表变形在Ⅰ级保护范围内前提下,通过在条采煤柱中掘充填巷,并利用井下矸石进行充填的技术手段,对条带开采后留设的煤柱进行置换开采,是一条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高经济效益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3.
为保证刀柱式老采空区上行长壁开采安全,需要对层间岩体在采动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合理确定长壁工作面的开采技术参数.基于对层间岩体在采动过程中的受力分析,综合考虑层间岩体的黏聚力、摩擦阻力、采动压力、岩体自重、刀柱残余承载力等因素的作用,提出了评价层间岩体稳定性的安全系数法.如果安全系数大于1,则可以认为在上行开采过程中层间岩体能够保持稳定.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上行长壁工作面不同开采参数对层间岩体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壁工作面宽度、护巷煤柱宽度对层间岩体稳定性影响明显.在刀柱式老采空区进行上行长壁开采,应减小工作面开采宽度,增大工作面护巷煤柱尺寸.  相似文献   
4.
针对原唐家庄矿工业场地下方采空区的具体条件,通过地表残余移动变形预计、建筑物载荷影响评价、煤柱长期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老采空区上方地基稳定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有效预测与防范我国一些岩溶地区由于煤矿开采诱发的岩溶地表塌陷灾害,以江西丰城矿区坪湖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地表移动计算等方法,分析了因采动引起的附加应力扰动导致岩溶塌陷发生的机理和影响因素,确定了岩溶塌陷易发性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地下开采会在岩溶地层产生拉应力,形成拉伸破坏区,对于浅埋溶洞,拉伸破坏区易发展至地表,形成岩溶塌陷,经地表移动计算分析可知,当地表拉伸变形达到1.8 mm/m以上时,地表发生岩溶塌陷的可能性较大。为了防范采动区岩溶塌陷,进行采前岩溶探测和采动影响预测分析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地裂缝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现象,对工农业设施产生较大的危害。文中利用地表移动计算方法针对某煤矿老采空区诱发变电站场地地裂缝的形成原因、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煤矿开采影响下,老采空区的存在是诱发拟建场区地裂缝的主要原因,地裂缝主要发生在水平拉伸变形大于6.0 mm/m的区域。随着煤矿开采对本区域影响的结束,拟建区地层不会产生新的地裂缝,采取必要的技术处理措施后,地裂缝灾害不会对拟建建(构)筑物安全产生较大影响,拟建场址可继续作为变电站场址使用。  相似文献   
7.
结合原相城煤矿采空区建设办公中心及居住区项目,通过研究采空区地质条件以及煤层开采情况,提出了采空区治理方案,分析了采空区地基稳定性以及结构设计采取的措施。项目建成后,经5 a多的营运及对建筑群的变形监测数据验证,效果良好,取得了圆满成功,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和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钻孔裂缝实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彩色电视系统对井下开采造成的岩体破坏进行了实际观测,了解了裂缝在导水裂缝带附近的裂缝实际分布状态,通过对裂缝分布及裂缝状态的分析,提高了对裂缝带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根据心理学的有关知识 ,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 ,遵循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探讨了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岩层滑移空间理论模型和地表移动预计的空间转换计算方法。根据岩层受力变形特点和破坏机理,急倾斜煤层开采上覆岩层存在楔形破坏区和滑移变形区。楔形破坏区内岩层的弯曲变形为滑移变形区内岩层提供移动空间,即滑移空间。滑移空间决定了地表下沉盆地的形态。将急倾斜的开采空间转换为近水平的滑移空间,可直接利用概率积分法的理论和参数来计算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较好地解决了急倾斜煤层开采地表移动预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