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矿业工程   27篇
石油天然气   3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新的复合型机床——在加工中心上进行电火花加工的机床,研究了电火花加工与加工中心集成所存在的主要技术要求,提出并设计了伺服控制系统,介绍了伺服控制系统的原理。为验证这个想法的合理性,在普通的铣床上进行了模拟集成试验并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我区盛产天然桂油,桂油在医药、食品、饮料中应用很广,是我国出口香料的一大品种。天然桂油中组分较多,含量在0.3%以上的就有10多个。其主要组分是肉桂醛,含量约为85%。肉桂醛又称3—苯基—2—丙烯基醛。通常文献上都以烯醛基反式相接的结构表示肉桂醛,即称反式肉桂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沉降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EBM盆地模拟系统对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的沉降史回剥分析表明:由裂陷期到坳陷期和裂后加速沉降期,沉降速率的变化呈"幕"式特点;构造沉降速率占总沉降速率的份额由下第三系裂陷期的3/5逐渐演变为上第三系的1/2,再到裂后加速沉降期的1/3;上述事实表明盆地产生沉降的主导原因在早期为构造活动、晚期演变为非构造因素为主。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岩石圈拉伸系数β值(1.85)对应于一个较强—强的生烃强度值,这为有效烃源岩的评价、油气勘探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设计矿区煤层气开发井网,采用数值模拟的手段对矿区内井网进行了设计。结果显示:矿区内缓倾斜区域煤层气井的布置方式采用矩形井网较合适,最优走向井间距为500 m,最优倾向井间距为350 m;矿区内急倾斜区域煤层气井的布井方式采用菱形井网较合适,最优走向井间距为300 m,最优倾向井间距为350 m。该研究为确定不同倾斜程度煤储层条件下煤层气井的合理井间距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面积近10 000 km2的川中地区,厚度可达120 m的须二段砂岩近乎均匀的展布.对须二段砂岩的成因向来都有争议,造成了川中许多井在厚层砂岩裸眼试气,形成了目的层不明确的现象.该文根据测井曲线的逆粒序层、风暴岩、砂体的沉积构造组合样式及平面展布等特征,判定该套砂岩具有定向水流特征,无明显的双向水流现象,从层理的规模、砂岩组构上看,具大型定向水流特征,由此判定砂岩为三角洲沉积环境.水退三角洲、分流河道砂体、水进三角洲三种不同成因类型的砂体纵向叠合形成了厚层的须二段砂岩,同时,分流河道砂体的发育意味着湖平面处于最低位置,因此层序界面应划在分流河道之底,气层的分布也验证了厚层砂岩内层序界面的存在.在致密低孔低渗的上三叠统厚层砂岩中,分流河道砂体储集性能最好,是勘探的有利目标层.  相似文献   
6.
三塘湖盆地富油煤十分发育,具有资源量大、煤焦油产率高、煤质优良等特点。为揭示新疆三塘湖含煤盆地富油煤资源赋存特征与控制因素,通过分析聚煤期沉积环境,探讨富油煤成油组分特征与物质来源。结合格金低温干馏测试、显微煤岩组分分析、元素分析及灰成分含量测定,研究影响富油煤煤焦油产率的主要因素。该理论成果可指导当地富油煤资源的勘探开发,倡导煤制油工业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东地区是吉林油田致密油效益储量提交的重要准备区块,但由于勘探与开发资料不对接,多年未开展过系统的沉积研究。以82口探井、评价井资料为基础,以15口取心井为重点,通过重矿物、粒度及岩相、测井相分析手段,结合地震切片和属性提取,综合开展地层划分对比、砂体展布特征及沉积微相研究。研究表明:扶余油层可被划分为1个基准面长期旋回、4个基准面中期旋回和13个基准面短期旋回;物源来自保康水系与怀德水系的混合物源;属于干旱气候下的浅水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通过钻井、测井、古生物、野外露头剖面、勘探线等的分析,将准噶尔盆地南缘侏罗系中下统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并以地层叠置样式、岩性、岩相的变化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连井剖面层序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研究区三工河组层序地层格架。通过钻井、测井、古生物、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的分析识别出侏罗系中下统主要发育扇三角洲、三角洲、湖泊、沼泽等主要相类型,并首次系统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三工河组沉积相的构成、演化与分布规律,这对于指导研究区煤炭、油气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X射线衍射、有机碳测试、主微量元素测试和饱和烃色谱等分析对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的古环境、古生产力及其有机质富集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吉木萨尔凹陷吉页1井区二叠系芦草沟组烃源岩主要为长英质混合细粒沉积岩和黏土质混合细粒沉积岩,有机质来源包括陆源有机质和海相藻类,其中海相藻类贡献较大;芦一段TOC值平均为5.93%,芦二段TOC值平均为5.69%。②研究区岩样中Ba元素含量较高,平均质量分数为12 052.89×10-6;烃源岩正构烷烃多呈单峰型,芦一段主峰碳为C17和C19,具有较弱的奇碳优势,芦二段主峰为主峰碳为C19,具有奇碳优势,整体类异戊二烯烃中Pr和Ph含量丰富。③研究区整体为干旱-咸化还原沉积背景,芦一段沉积期为干旱气候,古水体较浅,古盐度较高,水体分层形成稳定的还原环境,古生产力比芦二段强;芦二段沉积期为半潮湿—半干旱气候,古水体较深,古盐度较低,还原环境好。④研究区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受控于陆源碎屑供给、古生产力和古气候等因素,还原环境稳定,是典型的“生产力富集模式”,古气候、古盐度和陆源碎屑的影响导致芦二段TOC含量较低。  相似文献   
10.
应用层序地层学和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建立了泌阳凹陷的等时地层单元。剖析了核三段核32层序的体系域构成和沉积体系特征。分析了研究区的沉积体系配置关系,指出了有利的砂体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