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4篇
水利工程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液力控制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技术领域。文章阐述了液力变矩器控制系统目前实用的几种组成方法和特性 ,这有助于设计液力控制系统并拓展其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一种实现液压缸换向控制的电路,克服了原电路的一些缺点。与原电路相比,有结构体积小、控制灵活、可靠、稳定等特点,易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相似文献   
3.
该文介绍一类用于低速从动工作机械调速驱动的高效液力行星齿轮复合传动装置,其工作基于功率分流原理,在较宽的负载率变化范围内可以保持较高的传动效率。通过对传动系统运动学及转矩平衡关系的分析,推导了液力元件分流功率的比例及液力行星齿轮的总体机械传动效率与液力元件转速比、原始特性参数、差动轮系结构参数的关系,初步探讨了系统结构参数的求解思路,对液力变矩器的选型、结构参数的确定做了一定的实用分析,为此类液力机械装置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一种两性表面活性剂腐蚀性和减阻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对两性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二甲基氧化胺(C20H43NO)的腐蚀性进行了定性测试,结果表明C20H43NO对集中供暖系统管道的腐蚀性较弱(相对于当地自来水)。同时还对C20H43NO水溶液在循环系统中的湍流减阻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分析了该种减阻溶液的最佳浓度、温度效应及抗剪切特性等。结果表明:C20H43NO水溶液表现出良好的湍流减阻效应(测得的最大减阻率达到77%)和抗剪切特性,且减阻特性与溶液浓度和温度均有很大的关系;在60℃时减阻最佳浓度约为900ppm;1500ppm和900ppm时有显著减阻效果的温度范围为40~70℃,在低温和高温时不具有明显的减阻现象。  相似文献   
5.
基于转子变形量实现锅炉空气预热器漏风控制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实现热端径向密封间隙控制的方法 ,给出预热器转子变形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 ,分析几种有关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 ,实践证明在较为完善的联锁保护下 ,根据转子变形量进行漏风控制是切实可行的。图 5参 2  相似文献   
6.
变结构自适应控制器及其在液压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提高自适应控制的鲁棒性能,根据变结构与自适应控制理论,导出了变结构与自适应控制相结合的多策略交叉控制器,为简化控制算法,提出了压缩变结构自适应控制思想。以仿真为基础,完成了试验研究,说明这种变结构自适应控制器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7.
多级液力变速传动装置的工作特性与功率分流原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级液力变速传动装置(MSVD)适合于流体输送机械的速度控制而利于节能.相比于调速型液力偶合器,(MSVD)在较宽的速度范围内可以保持较高的传动效率.本文介绍了MSVD装置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与特性、各组成部分的相互配合及其监控系统,通过特性曲线分析了MSVD装置在保持液力传动传统优势的同时具有较高工作效率的特点,并介绍了大功率、高速运行行星变速齿轮的功率分流原理.  相似文献   
8.
董泳  王林枢 《流体机械》1998,26(10):26-30
在风机和泵的液力偶合器自动调速控制系统中使用可变函数发生器,可以消除由于系统静态调节特性的严重非线性引起的工作不稳定现象,是改善系统自动化控制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就可变函数发生器应用于上述系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对矿用液力偶合器壳体承压强度指标的确定原则和数值做了一些探讨 ,对制定相关标准和安全使用液力偶合器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冲压发动机涡轮泵建模及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国军  杨朗  董泳  鲍文 《节能技术》2006,24(3):257-260
本文应用机理建模和实验数据辨识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冲压发动机涡轮泵的瞬态数学模型,并根据所建的数学模型,比较了涡轮泵式供油系统两种控制策略离心泵的效率,指出离心泵用变速调节比用出口阀门调节流量能够更好地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