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研究药用级凹凸棒黏土的质量标准。分析比较美国药典(USP)、英国药典(BP)和我国卫生部标准(MOH)中凹凸棒黏土的质量指标,按照美国药典规定的方法,用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对经自然沉降法纯化处理的盱眙凹土进行鉴别,并对其重金属含量、微生物限度、pH值、失重、粉末细度等指标进行检测。检测结果符合药典规定,检测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药用级凹凸棒黏土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现有静态路径规划方法无法满足煤矿井下突水灾害动态变化需求,以及传统最短路径算法运行效率有待提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策略的矿井水灾避灾路径动态规划方法及系统。该方法考虑水流对人员逃生的影响,首先将巷道环境影响因子对避灾路径的影响程度量化为巷道距离当量长度;然后以时间最短为原则,引入人员逃生速度,计算逃生通过每条巷道的时间,构建以逃生时间为邻接矩阵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安全监控、水文监测系统联动策略,根据实时监测的井下环境情况,动态修改巷道节点属性,开发基于三维GIS一张图的矿井水灾避灾路径三维动态规划系统。最后,结合矿井实例进行测试分析,验证了算法设计的有效性,可以指导井下人员安全撤离,提高煤矿安全管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将混凝土的再生粗、细骨料100%取代,以再生粉体取代率和水胶比为变量,对全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力学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可通过最紧密堆积理论实现对混凝土的级配调整,然后用级配曲线进行验证,从而实现混凝土的骨料级配优化;全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随再生粉体取代率的增加而下降;随着水胶比减小,再生粉体取代率对全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后期增长的影响逐渐变大;全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均随再生粉体取代率的增大而下降.以再生粉体取代率和胶水比为变量建立了适用于全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理论预测模型,以再生粉体取代率和抗压强度为变量建立了弹性模量理论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4.
全面梳理和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历程与演变特点,提出了全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基于文献分析,针对不同组分、不同取代率下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开展了对比分析。整理了当再生粗骨料、再生细骨料分别单取代且取代率达到100%及再生粗、细骨料双取代的取代率都达到100%后混凝土各性能变化的量值,最后总结了再生粉体对混凝土的影响,在文献脉络梳理的基础上,明确了全再生混凝土的内涵和外延,并尝试总结了全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理论预测模型,给出了今后全再生混凝土的研究方向和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的配合比设计方法中,基于自由水灰比的配合比设计方法最为成熟,应用最为广泛; 再生骨料单取代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均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对于再生粗、细骨料双取代的混凝土,再生粗骨料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要大于再生细骨料,再生细骨料对工作性能的影响要大于再生粗骨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