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建筑科学   1篇
内科学   30篇
轻工业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冠心病 (CHD)病变范围与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及血脂分布的关系。 方法 :用酚氯仿抽提核酸法从凝血块中分离DNA ,用多聚酶链式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 RFLP)方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维、汉两民族人群中 10 2例CHD患者和 5 1例对照组人群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 (由ε2、ε3和ε4决定的E2 / 2、E3/ 3、E4 / 4、E4 / 2、E4 / 3和E3/ 2 )HhaI酶切研究。结果 :①CHD组apoE之ε2 ,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735± 0 .2 15 7,0 .774 5± 0 .3117和 0 .15 2 0± 0 .2 4 16 ,1支病变组apoE之ε2 ,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10 6 1± 0 .2 4 2 3,0 .75 76± 0 .35 6 2和 0 .136 4± 0 .2 2 6 1,2支病变组apoE之ε2 ,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5 5 6± 0 .1992 ,0 .80 5 6± 0 .2 995和 0 .1389± 0 .2 5 6 7,3支病变组apoE之ε2 ,ε3和ε4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 .0 6 0 6± 0 .2 0 76 ,0 .75 76± 0 .2 82 9和 0 .1818± 0 .2 4 4 3,与正常对照组 (0 .196 1± 0 .30 13,0 .6 6 6 7±0 .36 97和 0 .1373± 0 .2 2 5 4 )比较 ,ε2明显减低 (P <0 .0 5 ) ,病变范围越大 ,ε2越低 ,但病变范围大小之间统计学无差异 ,ε3和ε4随着病变范围增大逐渐升高但统计学无显著差别 (P >0  相似文献   
2.
瓜蒌皮注射液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制剂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作用。笔者于临床中采用对照的方法应用瓜蒌皮注射液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以评定其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112bp与158bp位点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冠心病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物化学法分别测量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89例冠心病患者及43例正常人空腹血脂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对载脂蛋白E基因DNA244bp的5’末端片段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及脂蛋白(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载脂蛋白A1水平则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载脂蛋白Eε2基因型频率明显为低(P〈0.001)。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特征会明显影响人群中个体的血浆脂质水平,从而增加人群中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本文观察了60例不同临床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凝血(口恶)B_2(TXB_2,血栓素B_2)、6-酮-PGF (1α)的变化,结果表明,高血压病各期TXB_2均明显升高,Ⅰ期高血压组6-酮-PGF_(1α)亦明显升高,TXB_2/6-酮-PGF_(1α)比值仅轻度增加;Ⅱ、Ⅲ期高血压组6-酮-PGF_(1α)则明显降低,TXB_2/6-酮-PGF_(1α)比值显著增加。组间比较:Ⅱ、Ⅲ期高血压组较Ⅰ期高血压组6-酮-PGF_(1α)显著降低,TXB_2/6-酮-PGF_(1α)比值明显增加。说明从高血压病初期到Ⅲ期,均有TXA_2、PGI_2的异常改变,这些变化可能与高血压的持续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5.
要让初中学生学好化学,需要教师有一个好的教法,学生有一个好的学法。有了好的教法和好的学法,学生学好初中化学不再是难题。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32岁。阵发性心悸10年入院,拟诊心肌病。心电图(图1)为Ⅱ联。基本图形为宽大的QRS波,时限为0.16s,其前可见P波,P-P间期为0.52s,P-R间期为0.08s,QRS波起始有顿挫(delta波),符合窦性心律,预激综合征的特点。第...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测运动试验中QT离散度的改变是否能够增加运动试验对冠心病的检出率。方法分析60例因有明显的临床指征而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男性患者,术前患者运动试验均未诱发ST段压低。其中34例为两年期间连续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未见显著狭窄者(对照组),26例为两年期间连续冠状动脉狭窄者(实验组)。两组分别测量运动试验前及运动试验后1、3、5分钟12导心电图最长和最短的QT间期的差值,即QT离散度(QTd)。结果 运动停止即刻实验组QTd明显较对照组大。以运动停止即刻QTd大于60ms为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4.6%,特异性为76.5%,符合率为87.7%。结论 对运动试验未能诱发出ST段压低的人群。以运动停止即刻QTd大于60ms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指标,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在高血压病 ( EH)的病因学 ,病理生理及临床研究中 ,心房钠尿肽 ( ANP)的研究格外引人注目。国内外学者 ,已对高血压状态下血浆 ANP水平的变化进行研究。但各家报道的结果尚不完全一致 [1 ] 。为明确 EH患者血浆 ANP水平的变化 ,作者对维汉族 EH患者 10 3例进行比较分析。1 对象和方法  EH组 :10 3例 ,按 1978年 WHO的诊断标准诊断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男 5 7例 ,女 4 6例 ,年龄 5 2± 8岁。维族 5 4例 ,汉族 4 9例。高血压 期 2 3例 , 期 5 4例 , 期 2 6例。根据心电图 ,向量图和超声心动图又分为左室肥厚组 ( n=2 8)和无左室肥…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前后QT离散度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增大在冠心病患者是预测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有用指标。旨在估价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前后对QTd的影响。方法:对21例冠心病患者行PTCA术后QTd进行分析。男性17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56.5岁,患者为单支血管病变。本组对PTCA术前后12导联心电图QTd及QTcd进行测定。结果:术后与术前比较QTd及QTed均有明显减少(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Qrd及QTcd明显增大,并在PTCA术后随着缺血及心室复极不一致的改善而降低。  相似文献   
10.
急性下壁心梗心电图改变与冠状造影对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梗ECG相关冠脉病变的判断及合并右室梗死的判断。方法 选择急性期内进行了CAG的急性下壁心梗病人 5 8例 ,比较ECG与CAG结果。结果  5 8例患者中单支病变 37例 ,其中右冠脉 (RCA)病变 2 9例 ,左旋支 (LCX)病变 8例。多支病变 2 1例中伴V4-V6ST段压低者 13例 ,单支病变 7例 (P <0 0 5 ) ;伴Ⅰ、aVL导联ST抬高LCX病变 3例 ,RCA病变无 (P <0 0 5 )。以V2 、Ⅲ、avFST位移代数和来判断 :STaVF +V2 >0RCA病变 2 5例 ,LCX病变 3例 (P <0 0 5 )。合并右心室梗死 5例中 ,以STⅢ/STⅡ >1判断 ,4例右并心室 (P <0 0 5 ) ,以STV2 ↓ /STavF↑≤ 5 0 %判断则有 3例 (P >0 0 5 )。结论 急性下壁心梗梗死相关血管以RCA病变为主 ,少部分为LCX病变。伴左胸前导联V4-V6ST压低多支病变多见 ;STavF +V2 >0多见于RCA病变 ;伴Ⅰ、aVL导联ST抬高则多见于LCX病变。以STⅢ/STⅡ >1判定急性下壁心梗并右室梗死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