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金属工艺   2篇
能源动力   8篇
武器工业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3 毫秒
1.
针对某型柴油机在台架试验中出现额定点功率异常下降的故障,通过排查柴油机电控系统、喷油泵、试验室辅助系统等发现:故障原因系试验室柴油冷却器内油、水路相通,柴油中进水.引起喷油泵柱塞偶件锈蚀进而卡滞所致。  相似文献   
2.
针对BFM1015柴油机在可靠性考核试验中出现曲轴箱废气压力异常波动的情况,通过对相关零部件的检查,并应用计算机仿真和专项试验等手段,从零部件设计和装配工艺等方面对故障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确认了柴油机曲轴箱废气压力异常波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何剑丰  苗树元 《柴油机》2010,32(3):42-44
针对某型号柴油机在试验中发生的推杆弯曲故障,对相关零部件进行材料化学成份、力学性能检测,结合配气机构工作原理分析认为:该型柴油机推杆弯曲的原因系摇臂力学性能较差,气门间隙增大,给整个配气机构施加了额外的作用力,致使推杆弯曲失效。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柴油机螺栓端面压紧联结方式在发动机功率进一步强化时发生了部分螺栓松脱、甚至螺栓和定位销被剪断的情况,对该联结方式做了改进,将原先的端面压紧联结改为圆锥过盈联结。通过经典弹性力学方法计算出合理的过盈量以保证联结的可靠性;同时采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得到了连接面接触应力的分布情况,验证了过盈量的合理性;分析了危险区域的应力集中现象,提出了降低应力集中的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5.
我公司生产一批柴油机在转速1 100 r/min外特性点时,出现转速±10 r/min和扭矩(1 200±80)N·m范围的异常波动,属于典型的柴油机游车故障。通过分析故障原因,并制定处理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故障判断方法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BF6M1015CP柴油机喷油泵在工作时要建立起一个低压腔(压力约为0.2 MPa),保证柱塞吸油,使高压泵工作正常。如果单向阀出现问题,会使柴油机功率降低,出现爬坡困难现象。  相似文献   
7.
某柴油发动机活塞连杆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故障,拆解后发现缸套、活塞和连杆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断裂失效。通过断口宏观检验和微观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和显微组织检验等手段,结合零件生产工艺流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连杆是引发此次连锁故障的肇事件,缸套与活塞为受牵连件。连杆表面存在由喷丸工艺不当造成的折叠缺陷,因应力集中而诱发了材料最初的疲劳损伤;同时显微组织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连杆的整体强度。在复杂的循环应力及较大的惯性力作用下,连杆发生高周疲劳断裂,并引发缸套、活塞的相继损坏。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某V型柴油机由单级增压改为二级增压后,最高燃烧压力过高问题,通过GT-Power软件建立柴油机仿真模型,利用试验数据进行校核,仿真研究了喷油提前角和压缩比对二级增压柴油机性能及最高燃烧压力的影响规律。以二级增压柴油机的试验最高燃烧压力作为限制条件,以转矩达到最大为目标,利用GT-POWER中的DOE工具对喷油提前角和压缩比进行联合优化。仿真结果表明:降低压缩比能够有效降低最大转矩点(1 300 r/min)和标定点(2 100 r/min)的最高燃烧压力,压缩比每降低1,最大转矩点最高燃烧压力降低0.8 MPa,标定点最高燃烧压力降低1.16 MPa;得出优化后的压缩比和喷油提前角相对变化值为14.9°CA和4.3°CA. 根据试验机的结构条件,利用试验机在柴油机台架上验证了优化结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装有1015系列柴油机的某型车试车时气缸垫与箱体结合面处有不同程度的油迹,疑是气缸垫失效导致渗漏问题,结合气缸垫、缸盖和箱体的安装、尺寸计算,对该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通过试验验证,确定了导致该现象的真实原因,并提出了优化措施,该问题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0.
柴油机用42CrMo钢制高强度螺栓在紧固过程中发生了断裂掉头现象,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纤维流线及过渡圆角检验、显微组织检验和扫描电镜分析等手段,并结合螺栓加工工艺,对其断裂原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螺栓调质过程中,在应力集中的头杆结合区产生淬火裂纹并形成陈旧断口,减小了螺栓的有效承载面积,装配应力作用下因相对过载而断裂。头杆结合区过渡圆角半径偏小且加工不良是引发淬火裂纹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