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金属工艺   1篇
能源动力   4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
本文提出一种抗NLOS干扰的TDOA定位算法。基于混沌优化算法对TDOA算法做了改进,采用混沌优化算法计算初值,再利用Taylor级数展开法进行定位。根据产生混沌序列的两种映射Logistic映射和Kent映射的特点,提出了Kent-Logistic模型修正Logistic映射用于定位。在移动台距服务基站较近时,直接采用该模型进行定位。通过和传统蜂窝定位算法的仿真结果进行比较,表明提出的算法能够提高NLOS传播环境下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发动机试验台架,进行了负荷特性和外特性试验,研究了加装柴油氧化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催化型柴油机颗粒过滤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尿素选择性催化还原(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  相似文献   
3.
基于外加热源再生性能测试台架,采用便携式固体颗粒物计数仪,研究soot沉积方式和颗粒可溶性有机组分(SOF)对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PF)出口颗粒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过渡段沉积后,DPF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随再生温度增加而增加,升温阶段出口颗粒物以核态为主,再生阶段DPF载体内部出现温度波峰且出口颗粒物以积聚态为主;添加50 cm过渡段沉积后,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同样随再生温度增加而增加,575℃以下再生时,升温和再生阶段出口颗粒物均以核态为主;575℃再生时,升温阶段颗粒物以核态为主,再生阶段以积聚态为主.SOF能促进DPF再生,其质量分数越高,DPF再生效率和总质量浓度越高,再生时出口颗粒物趋向于核态.  相似文献   
4.
基于氧化催化器(DOC)和催化型颗粒物捕集器(CDPF)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连续再生式捕集器(CRT)的GTPower一维仿真模型,通过台架试验和实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性能.基于所建立的模型通过引入CRT故障因子对后处理装置的堵塞和破损故障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故障形式和故障程度对CDPF入口温度的影响很小;当CDPF发生堵塞现象时,CRT前/后温差增大,CDPF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相关性变差;当CDPF发生破损现象时,CRT前/后温差减小,CDPF出口温度与入口温度相关性增加.根据不同故障形式和故障程度对后处理装置传感器测点温度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基于温差累计值和基于温度相关性的性能诊断方法.同时基于后处理装置远程监测系统采集的1 800余辆改造在用车后处理装置中的典型数据,以两辆典型车辆为例,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了性能诊断应用.  相似文献   
5.
6.
采用DIL805A相变仪、XRD衍射仪,结合金相法研究了新型含铜高淬透性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组织转变并分析其动力学过程。发现试验钢在0.02℃/s的低冷速时才出现高温相铁素体,具有非常高的淬透性,冷速小于0.3℃/s时得到的是全贝氏体组织,冷速为0.3℃/s时得到的是贝氏体与马氏体的混合组织,冷速大于0.3℃/s时得到的是全马氏体组织。动力学分析表明,连续冷却过程中所得到的贝氏体似乎并不完全依赖于碳的扩散。  相似文献   
7.
廖健雄 《人民珠江》2014,(5):100-103
在我国采用沉管法建造水下隧道是工程测量领域相对较新的技术,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为实例介绍了沉管隧道管节沉放测量的过程、方法及关键技术。研究结果对于制定沉管隧道工程测量技术方案和实施沉管隧道工程测量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