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6篇
化学工业   1篇
能源动力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煤质多变和偏离设计工况,影响锅炉燃烧,造成锅炉结渣,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某600 MW新建锅炉,分析其结渣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对策,对同类型锅炉基建调试和投产后防止锅炉结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在基建调试期间和投产运行过程中,对东锅生产的单炉膛、单布风板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烧控制和调整方式进行一系列试验和优化研究,得到锅炉主要燃烧控制参数随机组负荷变化的曲线和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各参数对燃烧过程的影响。该研究为300 MW循环流化床锅炉在40%~100%负荷范围内实现燃烧自动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二)顶部层面分类从输入端能源转化利用模式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逐步形成三大种类的系统:单纯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综合互补系统和太阳能热化学重整复合系统等。  相似文献   
4.
龚鹏  赵凯  向俊  袁建丽 《中国电力》2011,44(3):47-51
床温控制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调整的重要内容。对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型300 MWCFB锅炉的床温控制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从启动、带负荷、额定负荷等工况对床温特性及控制方法进行了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启动过程中通过调节一次风量、油枪出力以及点动布煤来控制床温;带负荷过程中通过调节与负荷对应的风量和煤量对床温进行控制;额定负荷下通过改变给煤分布对床温进行控制;稳定工况下床温调整方法有限,通过调整一、二次风量比例可调整炉内燃烧份额,增加一次风量,床温下降;降低一次风量,床温上升,但调整幅度有限。  相似文献   
5.
基于理论分析计算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喷嘴配汽式汽轮机,介绍了一种综合考虑经济收益和调节品质的滑压曲线优化方法,并将真空影响纳入考虑范围.基于这一方法,成功优化了某350MW超临界汽轮机的滑压运行曲线.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东锅自主开发的300 MW等级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燃油系统以及风道燃烧器的结构;阐述了燃油系统控制和调整方法;给出了风道燃烧器负荷调节的详细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利用溶胶-凝胶法构筑了钛包裹铁锰钛复合氧化物核壳结构催化剂,研究了铈、钨掺杂对核壳结构催化剂脱硝性能和抗SO2中毒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比例包裹钛会降低铁锰钛复合氧化物SCR脱硝性能,但可提高Mn45Fe45Ti10Oz抗SO2中毒性能,且Ti100@Mn45Fe45Ti10Oz脱硝效率比Ti100@Mn50Fe50Oz高5%~10%;钛壳低摩尔比铈、钨掺杂可提高Ti100@Mn45Fe45Ti10Oz催化剂脱硝性能和抗SO2中毒性能,壳层合适的Ti∶ Ce∶W摩尔比为90∶ 5∶5;SO2作用条件下,Ti90Ce5W5@Mn45Fe45Ti10Oz催化脱硝效率高于Ti100@Mn45Fe45Ti10Oz.  相似文献   
8.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与分类(1)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扼要概述太阳能热发电系统的基本概念,并在全面分析现有相关系统集成原则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两个层面的系统分类思路与方法。一方面,按太阳能聚光集热过程的本质特征,主要分为五种类型:塔式、槽式、碟式、太阳能热气流与太阳能热池等发电系统;另一个方面按能源转化利用模式的本质特征,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太阳能发电系统、太阳能与化石能源综合互补系统和太阳能热化学复合系统等。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2017年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的实施对推动农药产业发展,规范农药市场秩序,保障农药安全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相关制度实施过程中,发现存在农药与相关领域管理界限划定、委托加工和分装管理、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等问题。本文对农药生产、经营以及市场监管中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并提出了加强管理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超临界350 MW机组低压缸切缸技术冷却蒸汽的设计问题,基于汽轮机的热力设计计算方法,通过对不同冷却条件工况下以及正常运行工况下低压缸通流各级叶片出口温度分布进行详细的计算及分析,得到其与冷却蒸汽量和蒸汽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切缸运行工况下,末级叶片处于鼓风状态,此时低压缸排汽温度基本与冷却蒸汽流量和冷却蒸汽温度呈线性变化趋势,与冷却蒸汽流量负相关,与冷却蒸汽温度正相关,因此合理设置冷却蒸汽流量和温度可以有效控制末两级叶片的出口温度。本文从理论分析角度为机组切缸后低压缸冷却蒸汽的设计提供依据,为机组切缸提供相应的安全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