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76篇
综合类   53篇
化学工业   6篇
机械仪表   20篇
能源动力   3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篇
无线电   4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8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参数优化方法,它基于频率域理论,使之具有频域设计方法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特点:提出了目标传递函数矩阵的概念,用它表示多变量控制系统期望的性能指标,这样可以根据所需的性能指标,提出任意的目标传递函数矩阵。该方法简洁、明了,物理概念强,优化效果好,适合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3.
位运算是各个高级语言中的必须支持的运算规则,以搜索网站导航为例,针对"搜索网站导航"实际的需求,运用位运算中的与、或操作,结合DHTML框架中的树形控件与ASP.NET技术,实现了在Web应用程序中的树形控件的多选操作。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火力发电厂控制中,锅炉出口过热蒸汽温度(主汽温)是锅炉的主要参数之一,对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大的影响。针对主汽温系统大惯性、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状态变量-多模型的控制方案,即先采用状态反馈补偿主汽温的惯性,以PID作为控制器对补偿后的广义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再针对不同工况下对象特性的变化,对各工况控制子系统进行模态综合,实现大范围的控制。对主汽温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系统的大惯性和非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6.
7.
由于时延现象的大量存在,时延系统的状态估计问题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重视.针对输出含有时间延迟的燃料-汽压系统,进行了时间延迟补偿观测器的设计.针对不同的时间延迟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观测器在一定的时间内能够很好地跟踪输出时延系统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供水管网仿真广泛应用于城市供水输配调度,是城市供水管网监测与维护的重要技术手段。由于在面向城市级的大规模管网中产生了海量的计算数据,因此在一般计算平台上无法满足管网仿真计算的算力需求。为提升城市级供水管网仿真的计算效率,提出一种有效的并行化方案。基于“嵩山”超级计算机系统采用中央处理器+数据缓存单元(CPU+DCU)架构,利用其在密集数据计算方面的优势,对“嵩山”超级计算机进行供水管网仿真。参照可移植性异构计算接口(HIP)异构编程模型,在“嵩山”超级计算机上实现供水管网仿真的异构计算,并结合管道数据分割方案,使用消息传递接口开启多进程以实现DCU加速数据通信传递。通过重定义数据类型解决计算过程中结构体传输问题,实现单节点内多DCU的大规模密集计算。在不同计算平台和多种计算策略仿真上的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x86平台相比,该优化方案在小规模数据与大规模数据上的加速比分别达到5.269、10.760,与采用计算统一设备架构异构编程模型的传统GPU异构平台相比,计算性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基于神经网络的火电厂烟气含氧量软测量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介绍了测量仪表及过程控制中的软测量技术. 讨论了软测量技术的有关问题和开发策略.提出了基于一种复合型神经网络的火电厂烟气含 氧量软测量模型,并且用它对火电厂烟气含氧量的软测量进行了建模仿真验证,现场不同负荷 下的实测数据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了软测量方法的有效性.最后给出了应用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仿真技术、DCS技术的发展,以及混合仿真技术和虚拟DCS技术的特点。分析了混合仿真技术与虚拟DCS之间的结合。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以往的经验,设计开发了基于虚拟DCS的混合仿真系统。为科研、教学、培训人员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技术平台,更加有利于新技术的实践应用、现场生产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以及对热工与运行人员的高层次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