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水利工程   4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文章以湖南省的水电与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为例,研究了湖南省水电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水电开发的优越性,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提出优先发展水电、尽早开发抽水蓄能电站、适当发展火电、适时启动核电的开发策略,以促进湖南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桃江县大小水利工程星罗棋布,是一个水利大县。文章认为,正确引导和积极扶持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能完善健全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提高农民自办水利的积极性,是破解"小农水"建设管理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3.
基于叶素-动量理论和简单的扩散器效率计算方法,建立了一种用于低风速场景的扩散型风力机模型,该模型包含了风力机来流风速、叶轮平面处风速、扩散器出口风速、尾流风速、风力机叶片荷载、叶素参数及风能利用系数之间的关联关系。针对某型号扩散型风力机,利用该模型开展了叶片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并通过Fluent软件对优化设计前、后的风力机流场进行了仿真模拟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额定工况下,优化设计前、后扩散型风力机的叶尖速度、叶轮转矩、风能利用系数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以期该研究结果可为小尺寸低风速风电机组的叶片设计提供可行方向。  相似文献   
4.
迈向微型化、集成化及具有高选择性和灵敏度的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已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采用磁控溅射法成功制备了WO_(3)气体传感器敏感电极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表征手段研究了WO_(3)的结构、成分和形貌并测试了该气体传感器对NO_(2)的气敏性能。XRD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大于400℃时,WO_(3)出现(200)衍射峰,且该衍射峰随退火温度增加而显著增强,表明WO_(3)结晶质量增加。SEM测试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薄膜的晶粒尺寸逐渐增大。当退火温度达到500℃时,采用谢乐公式计算其晶粒尺寸达到23 nm。EDS结果表明,退火温度对薄膜的成分也有较大影响,O:W原子比例呈现增大趋势,由2.7增加到3.2,这与XPS结果相符合。通过高温气敏性能测试表明,所制得的WO_(3)敏感电极对NO_(2)表现出了明显的气体响应。本研究为制备微型化、高选择性和灵敏性的固体电解质气体传感器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5.
水利工程中溢洪道的水流流速一般较大,当泄洪频繁时,普通混凝土难以满足抗拉强度,变形能力,耐动荷能力的要求。近10年来,我国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发展速度,双牌水库溢流坝面改造工程中,经过试验和设计,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修补溢流坝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以6132型柴油机为研究背景,以尽可能地提高油底壳的结构刚度。主要是以有限元分析知识为基础,以有限元分析软件为手段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得出油底壳各阶固有频率、振型等油底壳固有的物理参数,找出薄弱部分,提出改进措施,再设计,再分析得到最终优化方案。  相似文献   
7.
背光源的功耗最高可占液晶显示模组总功耗的50%以上,文章提出一种基于直方图变换的背光源节电调光方法,在ARM平台上通过直方图的裁剪、搬移和拉伸对图像进行处理,其后利用脉宽调制降低LED背光源亮度,实现节能的目的。实验证明,文章提出的方法在失真度为5%的情况下可实现背光节电约35%。  相似文献   
8.
水利工程中溢洪道的水流流速一般较大,当泄洪频繁时,普通混凝土难以满足抗拉强度、变形能力、耐动荷能力的要求。近10年来,我国纤维混凝土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速。双牌水库溢流坝面改造工程中,经过试验和设计,采用钢纤维混凝土修补溢流坝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综述影响因素对核态沸腾中气泡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影响因素包括压力、微重力、受热面热流密度、受热面过热度与工质过冷度、受热面倾角、受热面表面粗糙度、接触角、汽化核心间距、电场、磁场、超声波等。气泡动力学参数包括气泡脱离直径(半径)、气泡脱离频率、气泡等待时间、气泡生长时间、气泡生长周期、活性成核点密度。整理气泡动力学参数的经验关联式。现有关联式考虑的影响因素有限,需要综合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来准确预测气泡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