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1.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名呕吐毒素(VT),是镰刀菌属(Fusarium spp.)产生的最常见的真菌毒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谷物及其相关制品中,给世界粮食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也给人类和动物健康带来重大威胁。目前,利用微生物和酶对DON进行生物脱毒的方法展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很多真菌和细菌能够通过自身吸附或降解的方式在DON的脱毒过程中发挥作用。本文概述了食物中DON的发生、毒性作用及DON生物转化机制,对近年来利用真菌、细菌和植物进行DON脱毒以及脱毒材料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以期为食品和饲料中DON的生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茶是世界上三大饮品之一, 其饮用安全性对于消费者健康以及茶产业发展尤为重要。产毒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茶叶在生长、采摘、加工、运输以及仓储过程中存在潜在的真菌污染。真菌毒素是真菌代谢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级代谢产物, 会在茶叶基质中积累, 不仅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也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我国是茶叶生产和出口大国, 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日益森严, 进口国对茶叶中残留的微生物和真菌毒素检测愈加严格。此外, 检测茶叶中真菌及真菌毒素对于茶叶安全、茶叶仓储及相关行业标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红茶、黑茶、绿茶、白茶、青茶和黄茶中产毒真菌污染现状及生物防控的研究进展, 并就今后防范措施提出建议, 以期为茶叶中真菌及其真菌毒素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展青霉素由多种真菌产生,毒性极强,广泛存在于水果及其制品中,并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富集,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去除和降解食品中展青霉素的研究进展,并对降解产物及其安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品之一,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对人体有益的健康功能为人们所喜爱。茶叶在生长、采摘、加工、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可能存在潜在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是世界上已知毒性最大的真菌毒素,对人类健康存在极大威胁。黄曲霉毒素主要有四种常见的亚型,包括黄曲霉毒素B1,B2,G1,G2。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毒性最大的黄曲霉毒素,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因此评估茶叶中是否存在黄曲霉毒素及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地综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性质、致病机理,以及茶叶中可能产黄曲霉毒素的微生物和黄曲霉毒素在茶叶中的检出情况等,并探讨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潜在风险,为茶叶中黄曲霉毒素的风险评估与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5.
真菌毒素污染是影响全球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对人体、动植物皆可产生危害。自然条件下,真菌毒素分子可与葡萄糖、丙二酸或谷胱甘肽等极性较强的基团结合,生成结合型真菌毒素。由于毒素结构发生改变,现有的常规检测手段不能有效地检测其存在,因此称其为隐蔽型真菌毒素(masked mycotoxins)。已有文献报道,隐蔽型真菌毒素往往与其原型同时存在于粮食中,而隐蔽型毒素在进入人和动物体内后,经水解、氧化还原等代谢过程,可释放出有毒的毒素原型分子,给食品安全、人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隐患。因此对隐蔽型真菌毒素的形成机制、污染状况和毒理研究应尽快展开。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近几年以来几种常见隐蔽型真菌毒素的最新研究进展,为隐蔽型真菌毒素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禾谷镰刀菌是感染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一种重要的病原真菌,在引发严重小麦赤霉病害的同时,可分泌产生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污染食品后不易被清除,严重威胁人和动物的健康。禾谷镰刀菌产DON的生物合成路径及分子调控机制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焦点和难点,也是防控DON的基础。本文综述了禾谷镰刀菌DON生物合成过程中涉及产毒基因簇TRI的各个基因、编码蛋白及其生物学功能,以及目前对禾谷镰刀菌中对呕吐毒素生物合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这些基础信息将直接为安全控制主要粮食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污染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