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轻工业   8篇
  2024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乙醇处理对鸭梨贮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不同浓度的乙醇蒸汽18℃下对鸭梨果实处理一周,然后于1℃下贮藏5个月,研究果实的生理病害、生理变化和贮藏品质。结果表明,鸭梨用4ml/kg的乙醇蒸汽处理,果实的乙烯释放量、黑心病发病率、腐烂率低于对照,并抑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叶绿素、硬度的降低,感官品质好于其它处理。其次为2ml/kg处理,可以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和降低黑心病发病率,感官品质也较好,但不能抑制乙烯的释放。高浓度的乙醇处理(6ml/kg)虽能降低果实的乙烯释放量、腐烂率和黑心病发病率,并减缓叶绿素的降解,但细胞质膜透性增加及果实感官品质较差。  相似文献   
2.
以6种国内不同来源的清香型白酒大曲,包括汾酒清香曲、太原清香曲、孝义清香曲、江苏清香曲、四川清香曲和山东清香曲为样品,从感官特征、微生物分析、理化生化指标以及挥发性成分等方面对不同大曲样品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清香型大曲的品质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液体深层发酵培养桦褐孔菌菌丝体的方式,以胞内和胞外多糖产量以及发酵代谢产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指标,对发酵培养基营养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了单因素优化研究。经过优化的发酵培养基营养组成为:葡萄糖20g/L、牛肉膏4 g/L、K2HPO41g/L、无水MgSO4·1g/L、MnSO4·H2O 0.1g/L。桦褐孔菌菌丝体在优化后培养基中产生的发酵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67.08%,是未经优化的4.5倍。  相似文献   
4.
乙醇处理对贮藏苹果虎皮病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乙醇处理红星苹果,降低了α-法尼稀的生成并阻止其氧化为共轭三烯,由此抑制了虎皮病的发生。18℃下,每千克苹果经2ml、4ml、6ml乙醇处理,密封于聚乙烯薄膜袋中(0.03mm),一周后于1℃冷库中贮藏。随着乙醇用量的增加,果实内的乙醇含量也增加,抑制乙烯生物合成的防治虎皮病的作用加大。高浓度乙醇处理(4ml/kg或6ml/kg)降低了虎皮病的发生率和发病指数。  相似文献   
5.
选用不同种类的酶对云南小粒咖啡去皮鲜果进行酶解,确定胃蛋白酶最适于制备麝香猫咖啡,随后进行了胃蛋白酶酶解咖啡鲜果的条件优化,确定最佳酶解条件为胃蛋白酶添加量1%,酶解2 h,酶解温度55℃,此时感官评分为13.5分,高出未处理咖啡鲜果的感官评价结果 1倍。同时研究酶解对咖啡鲜果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及其对咖啡鲜果烘焙后饮用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水杨酸对采后芒果和番茄保鲜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本文以芒果、番茄为试材,用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从果实的转色、呼吸强度变化及发病指标进行了保鲜效果及抗病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果蔬保鲜所需水杨酸浓度不同,低浓度水杨酸能提高高芒果的保鲜率和抗病性。  相似文献   
7.
采摘后的鸭梨用不同添加量的乙醇处理 ,添加量分别为 0、2、4、6mL/kg(以鸭梨计 ) ,一周后于 1℃冷藏 ,测定乙醇处理对鸭梨生理及品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以 4mL/kg乙醇添加量处理的鸭梨 ,能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 ,减缓组织膜的破坏 ,增加多酚氧化酶 (PPO)和过氧化物酶 (POD)的活性 ,增加果实硬度及早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 ,降低可滴定酸含量 ,抑制叶绿素的降解 ,增加果实绿色指数 ,降低烂果率和鸭梨黑心病的发病率 .说明乙醇处理能增加鸭梨抗性 ,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8.
乙醇处理对贮藏鸭梨生理病害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摘后的鸭梨用不同添加量的乙醇处理,添加量分别为0、2、4、6mL/kg(以鸭梨计),一周后于1℃冷藏,测定乙醇处理对鸭梨生理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以4mL/kg乙醇添加量处理的鸭梨,能抑制乙烯的生物合成,减缓组织膜的破坏,增加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增加果实硬度及早期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叶绿素的降解,增加果实绿色指数,降低烂果率和鸭梨黑心病的发病率。说明乙醇处理能增加鸭梨抗性,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细菌素的培养基进行一系列优化。结果显示,不同培养基对菌株生长和细菌素产量有重要的影响,其中以碳源的影响最为显著。综合考虑,5%糖蜜、0.5%酵母膏、2%胰蛋白胨、0.4%KH2PO4、0.1%MgSO4.7H2O、0.5%CaCO3、0.05%MnSO4和0.3%吐温80是植物乳杆菌生长和代谢产细菌素的最优培养基组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