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对提高黄芪愈伤组织中黄芪皂苷含量的人工调节技术进行了研究。生长在6,7-V基本培养基上的黄芪愈伤组织中黄芪皂苷含量比MS培养基上的高,而且光照比黑暗更有利于黄芪皂苷合成。调整6,7-V培养基中氨态氮和硝态碳的比例为1∶1(氮源总浓度为60 mmol.L-1)、KH2PO4浓度为1.5 mmol.L-1、CaCl2浓度为8.97 mmol.L-1时比较适合黄芪皂苷的积累。以蔗糖为碳源比葡萄糖和麦芽糖更有利于皂苷的积累。通过调节培养基成分和培养条件是改变黄芪细胞中黄芪皂苷积累趋势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库区地质灾害的特性和现有监测手段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IoT的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架构。设计了三系统合一的表面位移监测系统,并结合WSNs系统和北斗报文通讯终端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远程监控融为一体。通过武钢程潮尾矿库项目和哈尔乌素滑坡监测项目验证了该系统架构和相关技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地基合成孔径甫达系统(GBSAR)作为一种新型的对地形变监测设备,通过合成孔径技术和步进频率技术实现雷达影像方位向和距离向的高空间分辨率,获得亚毫米级微变形监测精度。介绍了基于GBSAR地基快速雷达做变形监测系统的原理和应用模式,然后通过大坝溃坝模拟实验、高建筑物风偏变形和桥梁负载微变形实验分析验证了该系统可有效应用于多个变形监测领域。  相似文献   
4.
氮源和磷源对金铁锁毛状根悬浮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生物量和总皂苷两个参数为指标,研究了氮源(NH+4,NO-3)与磷源(PO3-4)浓度对金铁锁毛状根悬浮培养过程中的影响。培养基中NH+4与NO-3的浓度比为1∶2时,毛状根生物量和总皂苷的收获量都达到最高值,PO3-4的浓度在6.25mmol/L时具有同样的效果;毛状根对培养液中NO-3和PO3-4吸收利用与其生长周期基本一致,它们的含量在20d左右下降到最低;综合考虑,氮源和磷源的最佳组合为NH+410mmol/L,NO-320mmol/L,PO3-46.25mmol/L。  相似文献   
5.
通过L16(45)正交试验对生物碱提取工艺中的五个因素进行优化,建立一个有效的金铁锁毛状根生物碱分离提取方法;并使用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浑球链霉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作为指示菌对提取产物的抗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以70%乙醇(pH 3.0)为提取剂、料液比30∶1、提取时间120min、提取温度80℃...  相似文献   
6.
促进丹参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水溶性酚酸含量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影响丹参悬浮细胞生长及水溶性酚酸生物合成的因素,包括激素、碳源及基本培养基等.结果表明:MS 2,4-D 0.5 mg/L有利于丹参悬浮细胞的生长,6,7-V 2,4-D0.5 mg/L有利于丹参悬浮细胞水溶性酚酸的合成;丹参细胞能有效地利用蔗糖并得到较高的丹参酚酸产量;丹参悬浮细胞的生长周期约为18 d,在16 d时收获细胞可得到最高的生物量和丹参酚酸含量.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金铁锁毛状根在不同培养阶段的生物量、皂苷含量以及培养基中碳源、氮源、磷源的消耗,研究悬浮培养毛状根的生长、营养消耗与次级代谢产物积累之间的规律。结果表明,金铁锁毛状根悬浮培养周期约为32d,生物量和皂苷质量分数分别达到12.33g/L(DW)和0.97%;毛状根生长与皂苷积累关系为半生长偶联型,分别在22和30d达到峰值0.36g/(L·d)和1.00mg/(L·d)。在培养的第22天,培养基中碳源和磷源的质量浓度最低,毛状根的生物量则达到最大值;氮源在毛状根生长处于静止期时(0~4d)迅速消耗,至20d(对数生长期)时消耗完毕。结果提示,通过补料方式可以延长毛状根悬浮培养的生长周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培养基及成分和光照对黄芪愈伤组织中多糖类化合物形成的影响.方法:使用不同培养基并改变其中碳源、氮源、磷酸盐和钙盐的浓度,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进行黄芪愈伤组织培养,分光光度法检测愈伤组织中多糖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黄芪多糖积累的最佳条件是(24±1 ℃光照培养,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 2,4-D和1.0 mg/L 6-BA),其中含有80 g/L蔗糖、60 mmol/L KNO3、1.50 mmol/L KH2PO4和1.496 mmol/L CaCl2.结论:蔗糖作为碳源最有利于黄芪愈伤组织生物量积累和多糖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硝态氮和光照有利于黄芪多糖类化合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以矮紫杉的愈伤组织及腋芽为繁殖体,对人工种子的制作工艺、胚乳配方和萌发条件等进行初步研究。采用滴注法在海藻酸钠凝胶系统中添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可溶性淀粉、诱导子和植物激素制备人工种子。结果表明,3.0%海藻酸钠加2.5%CaCl2为人工种子的最佳种皮配方;添加1.5%的可溶性淀粉能提高人工胚乳的保水性,24℃下储藏15 d之后失水率为25.29%;在人工胚乳中添加诱导子,以10-6mg/L水杨酸效果最好,种子颗粒均一透明;在人工胚乳中添加NAA能提高人工种子的萌发率,以1.5 mg/L NAA的效果最好,培养30 d后萌发率达38%。  相似文献   
10.
草莓起泡酒新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解与增香酵母发酵浸提同时进行的工艺方法,经50h左右可以得到色泽鲜红、香气非常诱人的一次发酵汁。一次发酵汁经成分调整,高温瞬时灭酶、灭菌、冷却后,加入酒精酵母进入2次低温带压发酵。经20d~60d的二次发酵、后熟、饱和稳定二氧化碳、澄清、过滤等工艺过程,即可酿造出果香浓郁、清澈明亮、泡沫持久、营养丰富、口味纯正的起泡草莓酒。本方法与传统的红酒酿造工艺相比,酿造时间大为缩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