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9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广西大厂锡矿山矿区为范例,在VB环境下进行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建立了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对地质灾害信息进行方便、快速、有效的管理。解决了我国金属矿山以往普遍采用的人工记录、档案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不便、使用不便的问题。便于发现地质灾害与其他因素的内在联系,总结灾害发生的规律,对矿山的防灾、减灾以及灾害损失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分子特征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04—2010年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收集的100株沙门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型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结果 100株非伤寒沙门菌通过PFGE分型分为62个不同的带型,每个带型包含1~11株菌。抗生素敏感性结果显示,100株菌中有55株菌表现为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其中多重耐药菌株15株。菌株对各抗生素的耐药率为萘啶酸40%、四环素30%、氯霉素15%、庆大霉素10%、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10%、环丙沙星9%、头孢西丁1%、头孢噻肟0%。结论沙门菌PFGE带型和耐药谱均与血清型存在很高的一致性。提示北京市食源性非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开展对该菌分子分型与耐药特征分析的联合监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一起疑似产气荚膜梭菌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学。方法 利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一起食物中毒患者的粪便进行产气荚膜梭菌基因的初筛, 根据荧光定量PCR初筛的提示结果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 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质谱和生化鉴定、毒力基因检测和PFGE分析。结果 从5份食物中毒患者粪便中分离到5株携带肠毒素基因cpe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 并且这5株菌的PFGE带型完全一致。结论 此次食物中毒致病因子为携带肠毒素基因cpe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 PFGE结果提示5株菌可能有同一来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北京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谱和耐药趋势。方法 收集2015?2018年北京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3株, 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1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 103株菌中有102株表现为对至少1种抗生素耐药, 耐药率排在前三位的是青霉素、红霉素和克林霉素, 其中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 为99.0%。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8株, 占7.8%, 未见万古霉素耐药株。45.6%(47/103)的菌株同时耐受3类和3类以上抗生素, 表现为多重耐药, 同时耐受抗生素种类最高为7类。共存在26种耐药谱, 优势耐药谱为青霉素、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青霉素-红霉素。结论 2015~2018年北京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整体耐药水平较高, 且多重耐药情况严重, 并出现MRSA株, 应继续加强北京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家用冰箱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现状。方法 从北京市选择5个区的359户居民, 对居民家中的冰箱微生物污染状况进行检测与分析。分别对冰箱冷藏室的隔板和底部进行涂抹采样, 并采用标准方法对采集的涂抹样品进行4种微生物检测。结果 在6月份、8月份和10月份共采集冰箱冷藏室涂抹样品718件, 其中大肠菌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为48.05%、0.14%、0.42%、1.25%。冰箱冷藏室底部涂抹样品359件, 大肠菌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为50.70%、0.00%、0.56%、0.84%。冰箱冷藏室隔板涂抹样品359件, 大肠菌群、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阳性率分别为45.40%、0.28%、0.28%、1.67%; 大肠菌群在8月份检出率最高。结论 家用冰箱冷藏室内部有食源性致病菌检出, 存在安全隐患, 居民应定期清洗冰箱,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以广西大厂锡矿山矿区为范例,在VB环境下进行组件式GIS二次开发,建立了金属矿山地质灾害信息管理系统,对地质灾害信息进行方便、快速、有效的管理.解决了我国金属矿山以往普遍采用的人工记录、档案管理模式中的管理不便、使用不便的问题.便于发现地质灾害与其他因素的内在联系,总结灾害发生的规律,对矿山的防灾、减灾以及灾害损失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究2019年北京市食源性单增李斯特菌进行分子特征和耐药性。 方法 使用多重PCR进行血清群分型、对分离的56株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多位点序列分析(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 MLST),使用微量肉汤法检测菌株的耐药性。 结果 56株单增李斯特菌中有28株分离自冷锅串串和中式凉拌菜,1/2a, 3a是主要的血清群。56株菌共分为29个PFGE带型、14个ST型,ST9、ST5、ST8、ST121是其主要的ST型别。2株菌对环丙沙星耐药,1株菌对四环素耐药。结论 冷锅串串和中式凉拌菜是单增李斯特菌污染的高危食品。北京市食品来源单增李斯特菌的ST型别与国内其他地方食品来源菌株一致,与北京市临床分离株一致。  相似文献   
8.
分析北京市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其分子分型特征,预防和控制由该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0—2012年北京地区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网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87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8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分子分型。结果 116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对抗生素耐药,耐药率为62.03%,对抗生素的耐药率为红霉素(ERY)45.45%、苯唑西林(OXA)27.81%、克林霉素(CLI)20.86%、四环素(TET)13.90%、氯霉素(CHL)11.76%、环丙沙星(CIP)6.42%、甲氧苄啶/磺胺甲恶唑(TPM/SMZ)5.88%。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2株、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35株。分离到的MRSA中34株菌表现出多重耐药。全部菌株共分为129种PFGE带型,优势带型不明显。结论 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和多重耐药普遍存在,PFGE带型分布分散与耐药谱的关联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北京市腹泻患者弯曲菌(Campylobacter spp.)分离株的抗生素敏感性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子分型特征。方法2016—2018年,对北京市19家医院肠道门诊分离的弯曲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抗生素敏感性检测,按照PulseNet的方法进行PFGE实验和聚类分析。结果所有空肠弯曲菌至少对一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空肠弯曲菌对环丙沙星(95.30%)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四环素(94.02%)和萘啶酸(92.31%),结肠弯曲菌对环丙沙星(95.00%)、四环素(95.00%)的耐药率最高,其次为萘啶酸(90.00%)。空肠弯曲菌菌株和结肠弯曲菌菌株的多耐药率分别是55.56%和75.00%。228株空肠弯曲菌共产生135种PFGE带型,40株结肠弯曲菌共产生34种PFGE带型,带型分布较为分散。结论2016—2018年北京市腹泻患者弯曲菌分离株的耐药率较为严重,耐药模式复杂,PFGE带型呈多态性分布。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北京市1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病例进行病因溯源,对分离到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学分型、耐药及分子分型研究。方法对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分离的2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和1株环境涂抹样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进行血清学分型、耐药性分析、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析(MLST)。结果 3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均为1/2a-3a血清型,耐药结果一致,均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美罗培南及红霉素敏感,3株菌的PFGE带型一致,MLST型别均为ST155。结论本研究中患者生活环境中存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污染情况,高度怀疑患者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与其生活环境中分离到的菌株为同一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