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7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油炸蚕豆中的多菌灵残留的方法。方法试样经1%乙酸-乙腈溶液提取,MCX固相萃取柱净化,甲醇溶解定容,经C18色谱柱分离,以乙腈-水为流动相,在波长274 nm处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在质量浓度为0.10~4.0 mg/L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检出限为0.02 mg/kg,平均回收率为85.2%~95.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油炸蚕豆中多菌灵的测定。  相似文献   
2.
五重PCR检测转基因大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旨在建立一套准确、快速、可靠的用于转基因大豆检测及DNA提取方法;以35S启动予(Cauliflowermosaicvirus 35S, CaMV 35S)、Nos终止子(Nopalinesynthase, Nos)、NPTⅡ、CP4-EPSPS四种外源基因和大豆内源基因(Lectin)为检测的目的片段,建立五重PCR反应体系,并采用改进的方法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实际检测了已知转基因大豆和市售大豆;改进的DNA提取方法与经典的CTAB方法相比,提取时间至少缩短了1h,降低了提取成本.经过PCR扩增对五种外源基因进行了检测,经DNA测序证实了产物为目的扩增产物.转基因大豆的检出限为0.2%~0.5%.改进后的DNA提取方法能够快速提取用于PCR扩增的高质量模板,消除了PCR反应的抑制因子;建立的五重PCR反应体系能够高效、准确的检测转基因大豆.  相似文献   
3.
速冻草莓菌落总数检验中不确定度的评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速冻草莓中菌落总数检验结果进行不确定评定,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方法依据GB4789.2-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检验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标准》和依据JJG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速冻草莓样品中菌落总数进行了测定,建立数据模型,对引起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最终得到标准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扩展确定度为0.0824,k=2.13。结论菌落总数检测过程中,分散性对结果不确定贡献较大,因此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采用检测结果的分散性进行评定。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水提苦菜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以蒸馏水为提取剂,采用正交试验法提取苦菜中黄酮类物质,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50(g/m L),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为70℃,超声功率为500 W。影响提取得率的各因素大小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温度超声功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验的重复性,依据JJG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采用GB/T19941-2005《皮革和毛皮化学试验甲醛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对裘皮制品中的甲醛进行定量检测,本研究详细分析了该检测方法在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影响检测结果的分量,并对所涉及的分量进行了评定,最终得出结论:裘皮制品中甲醛检测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主要来源于标准储备液不确定度和曲线拟合过程中系列配制所产生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6.
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法检测草莓中农药残留量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用气相色谱同时检测草莓中13种有机磷农药残留方法。用乙腈提取,Carbon∕PSA复合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提取液,采用Agilent-1701毛细管柱和GC-FPD检测器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13种农药残留的色谱图分离效果较好,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最低检出限在0.0012 mg/kg~0.0082 mg/kg之间,多次试验平均回收率在90.6~105.3 % 之间,RSD 1.28~6.30% 之间。该方法适合草莓中多种农药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定全自动石墨加热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麦苗粉中铅含量的不确定度。方法麦苗粉样品经全自动石墨加热消解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外标法定量,根据建立的数据模型对每个不确定度分量进行评定,最终得出对合成不确定度的贡献度。结果置信概率为95%,取包含因子k=2,湿法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麦苗粉中铅含量结果报告为X=(0.17±0.01)mg/kg。结论该方法测量铅不确定度的主要因素是曲线拟合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