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5篇
轻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不同电压和时间处理条件下对蚕丝织物进行电晕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了蚕丝纤维电晕处理前后的表面形态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强力、失重率和表面润湿性的测试分析了蚕丝织物的表面性能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显示蚕丝织物经电晕处理后,表面结构均发生了明显变化,吸湿性得到了改善,强力有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使嵌入式复合纱线密度满足设计要求,在确定细纱定量时考虑了混纺短纤维的混合定量和长丝定量.通过对其成纱混合回潮率、干质量混合比和短纤维干定量等细纱定量设计参数的计算公式推导和举例计算,得出了成纱定量参数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认为混纺短纤维的公定回潮率和短纤维与长丝干质量混合比计算是其成纱定量设计的关键;粗纱所纺细纱干定量和短纤维回潮率为粗纱定量和细纱牵伸倍数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输出间距对嵌入式复合纺纱线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嵌入式复合纺纺纱过程中"V"形加捻三角区的动态变化及长丝与长丝间距、粗纱须条与长丝间距对"V"形加捻三角区形状和单纱受力的影响,认为各种间距变化会使"V"形加捻三角区夹角、单纱段长度产生变化,并以此为依据,使其他工艺参数不变,分别改变长丝与长丝间距、粗纱与长丝间距及纱纺中心点偏移进行纺纱,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比较,讨论了各种间距对成纱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各种间距变化,成纱毛羽、强伸性与条干均呈非单调性变化.综合考虑成纱结构和性能,在其他参数相同时,最佳成纱工艺为:长丝与长丝间距12 mm,粗纱与长丝间距4 mm,Z捻时纺纱中心点偏移距离-2 mm.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PCR技术在啤酒污染菌鉴定中的应用,主要阐述了种或属的专一性PCR扩增和抗啤酒花质粒的跨种标记PCR扩增,三个抗啤酒花基因标记分别是horA、horB和horC,并介绍了论证抗啤酒花性的方法,它们分别是溴化乙锭和啤酒花的排溢试验,质粒重组试验和多个种中携带这三段基因的质粒比较试验等;还阐述了细菌抗啤酒花的主要机制,得出乳酸菌的抗啤酒花质粒可以通过基因的水平转移获得;最后通过比较两种PCR方法的优缺点,得出只有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才能在实际生产中产生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5.
电晕处理对棉织物表面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电压和不同时间条件下时棉织物进行电晕处理,然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全反射红外分析和 X 衍射分析观察了棉织物表面结构的变化情况,通过粘附力与强力测试分析了棉织物的表面性能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电晕处理使棉织物的表面化学组成与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棉纤维表面产生刻蚀,使棉纤维表面亲水基团增多,润湿性能增强,同时使棉织物对淀粉的粘附力增大.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细纱前牵伸区新型上销、下销、附加压力棒隔距块及后区压力棒、皮圈牵伸的纺纱原理及效果。测试分析了细纱前区新型上销、下销及附加压力棒牵伸、细纱后区附加摩擦力界装置与普通牵伸纺纱质量的差异,总结了前后区附加摩擦力界对浮游纤维的控制特点,并分别在JC9.7tex上和JC14.5tex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这些新型纺纱装置能加强对细纱前区浮游纤维的控制,有利于纺纱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几种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嵌入式复合纺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研究了普通环锭纺、赛络纺、赛络菲尔纺和嵌入式复合纺4种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的影响.在选用5.56 tex涤纶长丝和毛粗纱为原料,成纱细度和捻度不变的情况下,在细纱小样机上采用不同纺纱方式纺纱.对所纺成纱的各项性能进行了测试,探究了纺纱方式对成纱性能产生影响的原因.结果表明:纺纱方式的原理不同带来的外在的成纱结构特点影响了纱线的内在性能;4种纺纱方式中,嵌入式复合纺成纱的强伸性能、毛羽指数和条干水平最优.  相似文献   
8.
9.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针织物二维显微图像进行处理并进一步重构出三维纹理图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重构的三维图像截面曲线进行分析,提出3个针织物纹理信息特征参数:峰谷高度差、相邻两横列嵌入纱线平均距离、嵌入纱线曲率半径。同时对织物试样进行从0到75%的4个等梯度纵横向拉伸后,形成8种规则变化的织物纹理结构试样,比较分析其纹理特征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纵向拉伸,其峰谷高度差、相邻纱线平均距离呈线性增长,而在横向拉伸过程中,其峰谷高度差呈下降趋势,而相邻纱线平均距离基本不变,且嵌入纱线曲率半径在拉伸过程无显著性变化,这些参数的变化与拉伸过程表面纹理的变化过程一致。从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所提出的特征参数可以实现对针织物纹理参数的定量表征,这一结果将有助于在织物外观检测过程对表面纹理特征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探讨在不同纺纱工艺参数下,应用赛罗包芯纺技术,以莫代尔粗纱、天竹粗纱、氨纶长丝为原料,纺制19.4tex的莫代尔/天竹/氨纶包芯纱,并对其强伸性能、条干、毛羽进行了测试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工艺参数相同时,最佳成纱工艺条件为捻系数360,后区牵伸倍数1.35,氨纶预加张力14.7c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