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轻工业   4篇
原子能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本文主要针对棉织物在直接染料中的扎染工艺优化与扎染服饰的设计创新因素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扎染工艺三因素即染色时间、温度、浴比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的实验数据分析,从而得出较为理想的染色方法和工艺条件;并通过对传统扎染服饰以及现代扎染成衣的对比分析,探究了现代扎染成衣设计的创新要素。  相似文献   
2.
油茶果壳鞣质提取工艺及降血糖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油茶果壳鞣质的提取工艺及降血糖功能。方法: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采用正交设计实验优化油茶果壳中鞣质的提取工艺。油茶果壳鞣质制备后,以400mg/(kg.d)的剂量灌胃。结果:确定优化工艺为:超声辅助提取80min,固液比1:20,乙醇浓度50%,油茶果壳中鞣质含量为6.75%。油茶果壳鞣质可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结论:优化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提取油茶果壳中的鞣质,工艺操作简单合理。油茶果壳鞣质是潜在的降糖功能因子。  相似文献   
3.
采用碱提酸沉法提取小米谷蛋白,乙醇浸提小米醇溶蛋白,对2种蛋白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米醇溶蛋白的组成较为简单,且分子量较小,而小米谷蛋白在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都有分布。XRD分析发现二者皆为无定型结构。圆二色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小米醇溶蛋白属于全α型结构,有序性优于小米谷蛋白。另外,通过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发现,小米醇溶蛋白呈球状结构,分散状态,而小米谷蛋白分布较为密集。  相似文献   
4.
戴甜甜  魏清阳 《同位素》2018,31(1):26-32
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成像系统的探测器广泛采用具有高阻止本领、高光输出和较短发光衰减时间特性的含镥闪烁晶体。天然镥(Lu)元素中含有丰度2.6%的Lu-176长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包括一个β衰变和三个级联的γ衰变。Lu-176本底辐射对PET探测器引入随机事件,影响系统成像性能,但该特性又可以被合理的开发应用。本文主要介绍Lu-176本底辐射在PET系统中的特性,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其有利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电子发射断层(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成像系统的探测器广泛采用具有高阻止本领、高光输出和较短发光衰减时间特性的含镥闪烁晶体。天然镥(Lu)元素中含有丰度2.6%的Lu-176长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包括一个β衰变和三个级联的γ衰变。Lu-176本底辐射对PET探测器引入随机事件,影响系统成像性能,但该特性又可以被合理的开发应用。本文主要介绍Lu-176本底辐射在PET系统中的特性,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其有利的应用开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油茶果壳提取物及分级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对糖尿病小鼠机体的抗氧化作用。方法:制得油茶果壳40%乙醇提取物及分级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水相),在体外建立微量酶反应体系,以阿卡波糖为参照,研究油茶果壳提取物及分级相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PF)制造糖尿病小鼠模型,油茶果壳提取物分为低(150mg/kg)、中(300mg/kg)、高(600mg/kg)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2周。结果:油茶果壳提取物及分级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强于阿卡波糖。动物实验中,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油茶果壳总提取物能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肝脏中丙二醛(MDA)含量。结论:油茶果壳提取物及分级组分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是潜在的降糖功能因子;油茶果壳提取物能提高糖尿病小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低成本、高分辨率的小动物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设计了一种基于临床探测器和针孔准直器的小动物SPECT成像系统。综合考虑视野尺寸、空间分辨率和绝对探测效率等指标,分别给出了单针孔和七针孔准直器的两种最优化设计方案,并通过对比两种设计方案在全视野范围内的平均空间分辨率和探测效率,对成像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单孔准直器相比采用七针孔准直器设计可同时获得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和探测效率。经蒙特卡罗模拟成像实验验证,该七针孔准直器在临床探测器上可达0.5mm级的超高空间分辨率,且成本远低于采用专用探测器的现有小动物SPECT系统。  相似文献   
8.
基于静态场景下不遮光CMOS摄像头的核辐射探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MOS传感器可与X/γ射线直接作用,因此存在利用分布广泛的监控摄像头进行核辐射探测的可能性。本文对静态场景下不遮光CMOS摄像头进行了初步实验验证:将约7.4×108 Bq的99 Tcm放射源置于罗技科技(Logitech)C170摄像头旁不同距离处,在静态场景下分别采集1 000帧视频图像,发现视频图像上产生了异常的随机亮斑。本文提出一种帧间差分、高斯平滑和阈值判断相结合的方法,甄别每帧图像是否含有随机亮斑,并采用TERRA-P多用途个人剂量报警仪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可见光图像上叠加的亮斑是由核辐射产生的,且每千帧视频图像中含亮斑帧数与辐射剂量率线性相关,相关系数R=0.99;本文提出的算法可有效甄别静态场景下不遮光CMOS摄像头所采集视频图像中的放射性事件,即实现了对核辐射的探测。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视频处理算法,期望实现基于公共场所大量监控摄像头的低成本核辐射监测。  相似文献   
9.
双层错位晶体阵列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仪获取作用深度(DOI)信息的一种低成本且简便的方案。为获得晶体厚度最优组合方案,本文使用GATE软件进行蒙特卡罗仿真研究。模拟兼容核磁共振成像(MRI)的嵌入式脑PET,环内径345 mm,使用硅酸钇镥(LYSO)晶体,2层晶体总厚度20 mm,内层晶体从0 mm到10 mm共11种厚度(间隔1 mm);进行点源模拟实验,点源位于中心断层x轴上,偏移从x=0 cm到x=10 cm共6种情况(间隔2 cm)。计算中心点灵敏度;采用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图像,评估径向空间分辨率。结果显示,双层晶体的设计相比于单层晶体灵敏度略有下降,但系统径向空间分辨率显著提高且其均匀性得到改善。随着内层晶体厚度的增大,视野平均径向空间分辨率先减小后增大,在内层晶体厚度为8 mm时达到最小。综上所述,所设计的双层错位DOI脑PET探测器晶体厚度最优组合方案为内层晶体厚度8 mm、外层晶体厚度12 mm。  相似文献   
10.
核医学治疗中为了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需要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剂量评估。本研究通过计算患者的体素级剂量分布,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131I SPECT图像及CT图像进行了精准定量分析,利用体素S因子方法、直接蒙特卡罗方法和GPU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核医学患者体素级剂量分布。体素S因子方法相比于蒙特卡罗方法,在上呼吸道内部、肺部、骨骼等与水密度差异大的位置表现出剂量结果的差异,在肺和骨骼的最大差异达到40%,且在组织的交界处差异明显,在距离源分布较远位置的剂量相对于蒙特卡罗结果有一定低估。GPU蒙特卡罗方法与直接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结果一致,并实现了400倍的加速比。综上所述,体素级剂量计算能获得亚器官区域和肿瘤区域的剂量不均匀分布,直接蒙特卡罗方法相比于体素S因子方法能够实现更精确的剂量计算,GPU程序能有效加速蒙特卡罗计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