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9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4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7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行内纵向通道数量和位置具有不确定性的多行设施布局问题,建立了以最小化物流强度、最小化搬运设备空载运行强度及最大化相互关系为设计目标的布局优化模型,并针对所建立的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映射规则的随机秘钥蝙蝠算法。在蝙蝠算法中引入随机秘钥编码思想,定义了基于随机秘钥编码的蝙蝠位置向多行设施布局组合解的映射规则与映射步骤,使算法在不进行离散化处理的前提下,可以在连续空间上执行,并在组合空间上映射出码长不同的布局方案。最后,以一个多行设施布局问题为实例,采用所提出的随机秘钥蝙蝠算法进行求解,证明了算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iSCSI Target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CSI技术正被越来越多的系统、存储设备和网络厂商所采用,在Linux环境下,设计并实现了一种iSCSI Target,从设备发现、基于WEB的配置与管理、用户身份认证以及功能实现与性能测试等方面做了较详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在四硼酸钠(pH10.4)介质中,铜(Ⅱ)—丁二肟配合物的电化学吸附伏安行为,发现于-0.50V(vs.SCE)处进行配合物还原富集,再由-0.20V处静置后进行阴极扫描,于-0.30V处得一灵敏峰.铜浓度在4.0×10~(-9)~2.5×10~(-7)mol·dm~(-3)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富集2min检测限为2.0×10~(-9)mol·dm~(-3).用于实样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无线局域网要获得最佳的传输性能就必须全面利用信道中的冗余信息,包括利用MAC层的检错校验信息。本文分析了WLANMAC层CRC校验的数学原理和检错纠错能力,在分析单比特错误帧分布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MAC层CRC编码的单比特纠错能力提高传输性能的新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应用CRC编码纠正错误对于帧错误概率和吞吐量都有改善作用,在特定的误码率条件下吞吐量有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6.
伊通地堑属佳—伊地堑的南段,是郯庐断裂带的北延部分,其内的岔路河断陷为一典型的地堑式断陷盆地.综合剖析表明,该断陷内的砂体主要为重力流性质的湖底扇沉积.湖底扇内扇中的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砂砾岩对油气具有封堵性,湖底扇的中扇砂体具有一定的储集性能.内扇发育水下泥石流或垮塌堆积的湖底扇中扇砂体易于构成岩性圈闭.纵向上,此类断陷盆地具有广泛的含油性,易于形成多个含油层位;平面上,其有利勘探区带位于距控盆断裂一定距离的盆地两侧边缘区,特别是盆地盖层断裂有一定程度发育的边缘带,更有利于岩性油气藏的形成.油气勘探的目标主要为湖底扇中扇的舌状岩性油气藏和滚动背斜油气藏.   相似文献   
7.
8.
9.
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龙凤山次凹营城组致密碎屑岩储层为研究对象,应用多种技术及手段对物性影响因素及优质储层主控因素进行研究。致密碎屑岩的储层物性影响因素包括岩石类型、沉积微相、砂泥界面、胶结作用、溶蚀作用及微裂缝。利于致密气储集的因素为:①孔隙衬里绿泥石、②火山岩岩屑溶蚀、③微裂缝。其中:①孔隙衬里绿泥石可通过减缓压实和抑制胶结作用来保护原生孔隙,进而控制水体环境转化带的储层质量;②火山岩岩屑溶孔是主要的次生孔隙类型,可控制酸性流体分布区的储层质量;③生烃增压成因的微裂缝能够增加储层的渗透性,进而控制深水沉积区的储层质量。主控因素①主要分布于盆地边缘的浅水区,主控因素③主要分布于盆地近中心的深水区,主控因素②全区分布。主控因素②可与①或③叠加共同控制优质储层的分布,基于此建立优质储层平面分布模式,预测有利区并获得了生产验证。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有关消防给水的几个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贯彻《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过程中经常碰到的问题作一些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