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2篇
轻工业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索微波处理对大米中黄曲霉的杀菌工艺条件。方法以黄曲霉孢子减少对数周期为检测指标,考察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装载量对黄曲霉孢子减少对数周期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3因素3水平响应面法设计并优化微波杀菌工艺,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微波杀菌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31 W,微波时间32 s,装载量34 g,在此条件下黄曲霉孢子减少对数周期为3.496±0.069,实际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9.97%。结论本研究获得了微波杀灭大米中黄曲霉的最佳工艺条件,应用微波技术可以作为粮食杀菌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徐艳阳  李科静  仇洋  郑丽 《食品工业科技》2014,(22):245-248,253
为了探讨微波处理对大米霉菌的杀灭效果,以黑曲霉为研究对象,应用响应面法对大米中黑曲霉的微波杀菌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考查微波功率、微波时间和菌悬液体积对大米黑曲霉孢子减少对数周期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模型。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功率231W、微波时间4min、菌悬液体积97m L,在此条件下黑曲霉孢子减少对数周期为4.8920±0.0882,实际值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为4.37%。与水浴加热法相比,微波法的杀菌效果是其杀菌效果的8.5倍。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桑叶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方法,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相应的实验操作参数。以槲皮素标准品为对照,分别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静置时间、静置温度、质量浓度5%硝酸铝溶液的加入量和pH值对槲皮素荧光强度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设计对各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表明,最佳测定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100%、静置时间为60 min、静置温度为13 ℃。在此条件下测得桑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41.92±0.11)mg/g,相对标准偏差为0.34%。建立槲皮素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为 y=240.14x+7.0952,相关系数R2为0.9950,线性范围在0~1.5×10-2 mg/mL之间良好,适合桑叶中槲皮素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应用响应面法对超声与微波联合提取玉米须甾醇的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模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考察超声时间、超声波功率、液料比和微波时间对玉米须甾醇得率的影响。通过中心组合试验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55 min,超声波功率200W,料液比1:40(g/mL),微波时间16 min,通过五次验证试验,玉米须甾醇的得率为0.76%,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符合,为玉米须甾醇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大葱中葱辣素的提取方法,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对超声辅助提取葱辣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是:乙醇体积分数为100%、料液比为1∶35、超声功率为200W、超声时间为13min,在此条件下大葱中葱辣素得率为(0.069±0.002)mg/g。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微波辅助提取玉米苞叶中黄酮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微波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各个因素与黄酮含量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玉米苞叶中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微波时间4 min,乙醇浓度85%,料液比1∶10(g/mL)、微波功率385 W,在此条件下玉米苞叶中黄酮的含量为(0.586±0.024)mg/g,与理论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