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为研究新疆各产地西拉酿酒葡萄成熟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最适采收期,自果实转色期开始,以不同采收期哈密、昌吉及和硕西拉葡萄为研究对象,持续监控其理化指标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分析理化指标与多酚指标的相关性,并对不同产地及采收期的西拉酿酒葡萄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确定最适采收期。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各产地西拉葡萄理化指标及多酚含量差异显著(P<0.05),且理化指标与多酚含量联系紧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哈密、昌吉及和硕西拉葡萄最适采收期分别为9月9日、9月11日及9月3日。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以酿酒葡萄马瑟兰为原料,研究在葡萄酒发酵中期不同烘烤度和添加量的橡木片对葡萄酒品质的影响,通过检测酒样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及CIELab颜色参数确定最佳处理。结果表明,橡木片烘烤度的增加对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以及颜色优化有积极作用,而无烘烤度的橡木片对花色苷含量无积极影响,随橡木片添加量的增加有类似作用,且对颜色影响大于烘烤度的变化,其中添加2 g/L中度烘烤橡木片效果最佳,酒样的单宁、总酚、总花色苷含量分别提高38.60%、10.60%、10.28%;a*值、b*值分别提升12.02%、67.90%。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白兰地市场规模的扩大,消费者对白兰地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白兰地中的香气成分是评价白兰地酒品质的一个重要感官指标。该文对白兰地中的香气来源进行综述,从葡萄原料、酵母发酵和橡木桶陈酿三个方面分别总结了白兰地中醇类、酸类、酯类、羰基化合物、苯酚化合物、氮化合物、萜烯化合物及其他香气化合物的来源,重点阐述了产地微生物包括酿酒酵母和非酿酒酵母等对于白兰地基酒的理化、香气等感官指标的影响以及陈酿期间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同时也对超高压等催陈技术在白兰地陈酿过程中的作用和前景进行了探究,以期为生产具有产地特色的优质高端白兰地提供参考,对于提升我国白兰地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国内葡萄酒需求的迅速增长和消费人群品味的不断提高,酿酒企业也更加意识到葡萄原料控制的重要性.但是伴随着葡萄酒消费量的快速增长带来巨大市场的同时,内地适宜种植酿酒葡萄的土地却日显稀缺,葡萄酒生产企业切实需要开辟新的原料产地,新疆凭借其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广阔的土地优势迅速成为各大葡萄酒厂商现实的目标,纷纷在这里建立自己的葡萄种植和酿造基地.  相似文献   
5.
以梅鹿辄葡萄为试材,考察浸渍温度、浸渍时间对干红葡萄酒色泽指标及风味特征的影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冷浸渍处理可提高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延长浸渍时间可促进总色素的积累,有助于葡萄酒色泽的保持;定量描述分析显示,浸渍温度和时间对葡萄酒香气特征及口感质量有显著影响,其中香气强度与浸渍温度呈正相关,但长时间的浸渍会引起植物味和化学不良气味的出现,酒样苦涩味突出,而低温下短时间浸渍对口感质量改善不明显。综合分析,12℃浸渍5d,酒样色泽品质较高,具有浓郁的果香及花香,酒体丰满,圆润适口,典型性强,可应用于高品质干红葡萄酒的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6.
非酿酒酵母(non-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生长代谢可以为葡萄酒贡献更多风味物质,但发酵能力弱,耐受性差这一特点使其不能过多参与酒精发酵.针对这一问题,该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诱变技术对从葡萄皮表面筛选的马克...  相似文献   
7.
葡萄的适时采收是获得高品质葡萄酒的关键。以不同采收时段的新疆焉耆盆地3种白色酿酒葡萄果实和酿造的葡萄酒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果实品质和葡萄酒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指标和葡萄最佳采收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下,葡萄果实硬度及单果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葡萄果实的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糖酸比依次增大,且各指标差异显著(p < 0.05);葡萄酒中挥发酸、总硫、可滴定酸及总糖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主成分分析表明在新疆焉耆盆地地区霞多丽的最佳采收期在花后86 d,雷司令和灰雷司令的最佳采收期在花后89 d。  相似文献   
8.
以梅鹿辄和赤霞珠葡萄为原料,采用冷浸渍结合橡木片处理工艺进行葡萄酒的酿造试验,探究不同处理工艺对干红葡萄酒品质的影响。以传统工艺为对照(CK),对各处理酒样常规理化指标、酚类物质含量、色泽指标及感官质量进行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个葡萄品种冷浸渍与橡木片处理所酿酒样中干浸出物、总酚、单宁、总类黄酮、总花色苷含量及色度值均显著高于CK酒样(P<0.05),且感官评分在冷浸渍结合橡木片处理酒样中达到最高,但冷浸渍与传统工艺添加橡木片处理组间感官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PCA分析发现酚类物质含量与葡萄酒的感官特性密切相关,其中冷浸渍结合橡木片处理能够促进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的积累,并有助于改善酒体色泽及稳定性,提高感官质量。本研究为酿造高品质干红葡萄酒的工艺优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