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根霉脂肪酶发酵优化和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少根根霉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对比了二十余种碳源和氮源,正交实验选出根霉产脂肪酶的最优培养基:全脂豆粉4%,MgSO4 0.1%,K2HPO4 0.5%,(NH4)2SO4 0.2%,花生油1%,pH自然.特别对复合氮源进行了研究,有机复合氮源效果不大,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复合可获得较高的酶活.在温度26.5℃,转速130r/min,装液量70~100mL,上述培养基条件下,发酵酶活力最高单位315 U/mL.另外考察了酶的基本性质,利用该株菌产脂肪酶催化合成单甘酯取得良好的效果,说明该株少根根霉脂肪酶有良好的1,3位置专一性和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
3.
以价格低廉的无纺布为固定化载体,添加聚丙烯酸酯作为交联剂,生产固定化脂肪酶。这种固定化方法对脂肪酶的纯度等性质要求不高,制备工艺操作简单。交联剂对酶液的活力没有影响,且具有一定的成膜特性,能够为脂肪酶分子催化提供良好的微环境。固定化脂肪酶酶活损失较少,在25%以内。制备的固定化脂肪酶在棕榈酸异辛酯酯化反应体系可以重复催化达到47批次,酯化率在80%以上;在酯交换生产脂肪酸甲酯反应体系可以连续反应25批次,转酯化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4.
对DEAE离子交换法分离制备纤维素酶条件进行了探索,确定最优分离条件为进样量100μL,流动相pH7.5,流速3.5mL/min,梯度洗脱75min.在最优分离条件下,可实现纤维素酶3种活力组分的一次性分离.对分离的不同组分进行纤维素酶活特异性表征,确定了不同酶活力组分在色谱图中的分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