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5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花生粕咀嚼片的制备,探索了嗜热乳酸菌、保加利亚乳杆菌混合发酵条件下咀嚼片的大众口味的实现以及花生粕传统饲料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不同等级的市售酱油的pH值、NaCl含量、吸光度、氨基态氮、总氮、铵盐、总酸度等几项理化指标的检测,并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酱油中呈味核苷酸含量,结合其主要成份对市售酱油中呈味核苷酸含量及其与产品质量档次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酱油样品用甲醇/水(75/25,v/v)沉淀30 min,提取液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去杂,定容后过0.22 μm滤膜后进行液相色谱分析.色谱条件:色谱柱Zorbax SB-Aq C18 (4.6×250 mm,5 micron);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钾(0.01 mol/L,pH为4.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4 nm.结果: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呈味核苷酸加标回收率98.5%~102.5%,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5%,该法最低检出限量10μg.结论:本法适用于酱油中5’-肌苷酸一钠和5'-鸟苷酸二钠的测定,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尤其适用于批量样品分析.  相似文献   
3.
广式腊肠为我国传统特色肉制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对我国传统肉制品品质、安全性和现代加工技术的重视,对广式腊肠的研究逐渐增多,但对发酵剂用于广式香肠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植物乳杆菌、戊糖片球菌、汉逊德巴利酵母为发酵剂制作发酵广式香肠,研究了不同发酵剂组合对发酵广式香肠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组合发酵剂对发酵广式香肠品质影响不同,当菌种的接种量为106 cfu/g肉时,由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组合的发酵剂(2:1,V/V)时,发酵的香肠品质最佳,其水分含量为19.93%,pH值为5.95,总酸含量为35.6 g/kg,酸价为3.38 mg/g,过氧化值为0.059 g/100 g,亚硝酸盐残留量为4.46 mg/kg,弹性为0.93,硬度为9498.86 N,粘聚性为0.79,咀嚼性为6917.93 N,L*值为50.86,a*值为6.66,b*为3.87。采用复合菌剂生产的肉制品的理化特性明显优于自然发酵的肉制品。  相似文献   
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14种食用植物油中的植物甾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植物油中4种植物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的方法。选用超高惰性J&W DB-5MS UI毛细管色谱柱,50%KOH-乙醇为皂化剂,进样量为1μL,分流比20∶1,程序升温,可在32 min内实现上述4种植物甾醇与其他不皂化组分的分离。豆甾醇、β-谷甾醇、菜籽甾醇和菜油甾醇的检出限分别为4.41、6.09、3.10、8.62 mg/L,线性相关系数R≥0.999 2。运用该法对14种25个植物油样品中4种植物甾醇的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玉米油和菜籽油中植物甾醇总量最高,其次是芝麻油;不同种类植物油中植物甾醇的含量和比例各不相同,同一种类不同品牌植物油中各植物甾醇所占的比例基本接近。  相似文献   
5.
一株桑椹果酒酵母的分离筛选及耐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来源于成熟桑椹果实、桑叶以及桑果园的土壤的酵母进行筛选,以TTC显色法及产气初筛、大瓶复筛以及放大试验对菌株进行优选,得到一株优良的酵母菌株,发酵结果表明,该酵母菌起酵快,7 d发酵即可产酒11.7%Vol.对其进行各种耐性测定,证明其能耐受高糖、高酒精度、高二氧化硫浓度,适合在桑椹果汁pH中进行正常产酒发酵,综合各种性能表明,该菌能取代葡萄酒酵母进行桑椹果酒的酿造.  相似文献   
6.
大麦虫油脂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及其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针菇菌糠饲养的大麦虫的油脂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及其脂肪酸组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大麦虫油脂,探讨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对大麦虫油脂萃取率的影响,经甲酯化处理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大麦虫脂肪酸组成。结果:影响大麦虫油脂萃取因素的主次顺序依次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在大麦虫油中分离鉴定出11种脂肪酸,其中主要为油酸(40.26%)、棕榈酸(29.27%)、亚油酸(16.12%)、硬脂酸(7.38%)等。结论:生物转化农业生产废弃物的大麦虫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可以源源不断地提供食用、饲料用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油脂资源。  相似文献   
7.
3种富含花青素植物提取物抗氧化和降血脂活性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桑椹、荔枝壳和紫心红薯3种植物资源的富含花青素提取物(MA、LPA和SPA)的抗氧化和降血脂活性。在分析3种提取物总酚和总花青素含量以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基础上,采用高血脂动物模型研究其降血脂和体内抗氧化活性。3种提取物均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了纯化,其总酚含量分别为335.3,242.0,191.9 mg/g,总花青素含量分别为189.2,112.0,41.8 mg/g;在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LPA的总抗氧化能力最强,其次是MA,SPA最弱。在降血脂活性方面,LPA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能力最强,SPA和MA降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活性相当;3种提取物均不能使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但都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均使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1和AI2降低。此外,3种提取物均能显著提高高血脂模型大鼠的血清和肝脏抗氧化指数。3种植物来源的富含花青素的提取物均可用于抗氧化和降血脂功能食品的开发,其中尤以来源于荔枝壳和桑椹的提取物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是一种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蛋白质,在很多动物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大多数原肌球蛋白都能引发食物过敏反应。本文综述了原肌球蛋白性质功能、原肌球蛋白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以及原肌球蛋白过敏性的消减研究,为进一步对原肌球蛋白过敏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桑椹片中多酚及花青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Folin-Ciocaiteu法测定桑椹片中总多酚含量,通过HPLC法分析其中花青素的主要花青素单体及含量,及运用pH示差法测定其总花青素含量。该桑椹片的总多酚含量63.76 mg GAE/g,总花青素含量为6.63 mg/g;从HPLC花青素谱图中主要检测到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苷这两种单体,其含量分别为2.91 mg/g和2.55 mg/g,含量之比1.14:1。该方法在2~500 μg/mL有很好的线性关系1.0000~0.9999,平均回收率102.5~97.8%,RSD为0.93~1.01%。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更为灵敏、准确、重现性好,通过HPLC方法建立,综合了多酚和花青素单体的含量及其比例的测定能够有效地对桑椹片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六偏磷酸钠与大豆多糖进行酯化反应,制备交联大豆多糖,并对交联大豆多糖的结构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多糖分子的羟基通过与六偏磷酸钠形成酯化键而交联起来,交联大豆多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由566 000左右增大至1 540 000左右,黏度由55mPas增大至70mPas。通过考察大豆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乳液的分散稳定作用,发现在酸性pH条件下,交联大豆多糖对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稳定性较交联之前有所提高,乳液在4℃放置30天后,乳液粒径可保持0.35μ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