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智能电表作为智能电网的最末端,已开始在农村推广应用。通过分析目前农村智能电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农村智能电表全面推广中应解决的问题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龙河口水库东大坝帷幕灌浆工程为例,分析了大坝帷幕灌浆工程中利用混凝土防渗墙下预埋管实施帷幕灌浆中遇到的难点,提出了具体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甘肃陇南地区矿山资源丰富,但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出现了多种地质环境问题,对陇南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严重影响了该区可持续发展。为实现陇南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绿色开采和生态修复目的。以陇南西成矿带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地质环境和出现的问题状况,提出绿色开发方案。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文献资料,取得了以下认识:(1)总结出陇南矿山开采出现的地质环境问题;(2)在因地制宜的理论指导下,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治理方式;同时通过构建绿色勘察理念,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白蚁对堤坝安全有巨大威胁,以寻找对堤坝最具危害的黑翅土白蚁为例,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找巢方法,用于了解蚁巢的分布规律,消除隐患。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合成孔径雷达的L/Ku共口径天线单元,L频段单元为双极化的波导背腔十字开槽天线和Ku频段天线为单极化波导缝隙阵列天线。L频段腔体高度通过“倒T”型馈电减小,每一个十字开槽天线均通过一对差分探针馈电。Ku频段缝隙阵列透过同轴探针通过波导功分器馈电。通过L频段2×2阵列和Ku频段嵌套设计的实物加工和测试,实现了阻抗带宽(VSWR<2)分别为22%的L频段双极化天线单元和8.6%的Ku频段单极化波导缝隙阵列。该设计可以应用于大型共口径阵列。  相似文献   
6.
7.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外膜囊泡(outer membrane vesicles,OMVs)是其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到细胞外的球状小泡,主要含有外膜蛋白及一些周质空间的物质,对细菌的生存、定植、细菌与宿主细胞间的交流及致病机制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发一种高效提取方法是研究空肠弯曲菌OMVs生物学功能的关键。该研究发现在微需氧条件下,使用MH培养基培养空肠弯曲菌15 h后提取OMVs最为合适。在最优条件下,采用超滤浓缩法从菌液中提取OMVs,并使用0.22 μm的微孔滤头进一步过滤提取物除去鞭毛等杂质。为了表征所提取的OMVs质量,首先使用透射电镜技术,发现所提取的OMVs具有典型形态,大小在50~300 nm之间,所含杂质较少。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OMVs内部含有大量蛋白,含量可达40.50 mg/mL。最后利用外膜蛋白抗体成功证明所提取的物质的主要成分为OMVs。该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从液体培养基中提取空肠弯曲菌OMVs的提取体系,多种分析方法证明其提取效率高、质量较好,适用于后续空肠弯曲菌OMVs生物功能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8.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Yersinia enterocolitica,Y. enterocolitica)是一种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以引起人类的耶尔森氏菌病,该病的典型症状为腹泻、回肠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等。由于该菌在特定食品(如肉与肉制品)中的检出率较高,因此对食品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就现有的检测方法而言,分离纯化和生理生化鉴定方法耗时且难以检测出复杂食品基质中低浓度的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所以,研发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的鉴别方法迫在眉睫。该研究将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现有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分为两大类:变温扩增技术和等温扩增技术进行相关研究最新进展的总结,并对其优缺点和发展方向进行讨论,以期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子阵级使用延时器是改善宽带相控阵天线波束性能常用的技术途径。在对延时器电性能误差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采用次级子阵延时器联合TR通道移相器和衰减器分级补偿天线系统内部射频链路的时延、幅度和相位误差的方法。通过采用两级子阵延时架构的一维大型天线阵列模型的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可实现大带宽大扫描角大型相控阵天线的方向图高精度控制,同时降低了大时延量延时器的研制难度。  相似文献   
10.
汪智  曹有名  张伟东 《塑料工业》2020,48(4):143-147
使用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以及硬脂酸(SA)对沉淀硫酸钡(BaSO4)粉末进行表面处理,并使用接触角测试仪、管式炉和红外光谱仪对改性BaSO4进行表征。进一步将改性BaSO4添加到聚氯乙烯(PVC)中,研究了它们对PVC/BaSO4复合材料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复合材料冲击截面的断裂面形貌。结果表明,改性BaSO4的表面接触角显著增大,红外光谱显示有基团峰出现,质量损失率明显变大,其中SA的改性效果最佳,接触角为134.5°,质量损失率为4.65%。和添加未改性BaSO4的PVC复合材料相比较而言,添加改性BaSO4的PVC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和撕裂性能均有所增强,硬度变化不大,其中,总体上SA的表面改性效果最佳,PVC/BaSO4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和邵氏D硬度分别达到28.68 MPa、151.03 N/mm、70.2。复合材料断裂表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经过改性的BaSO4粉末在复合材料中的分散性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