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7篇
轻工业   4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3年   2篇
  2018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用飞机向高速、高机动性方向的发展,对飞机液压系统提出了高压、大功率的要求。为了尽可能减小系统无效功耗带来的发热量,国内外已经提出了在军用飞机上采用新型智能泵源系统的方案。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内目前的进展论述了研究机载智能泵源系统研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针对现有液压油缸试验台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采用电液比例技术的改造方案,设计了液压系统与试验台控制系统,并论述了系统的配置与工作原理.该系统将计算机控制、检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液压控制系统有效地结合起来,可对液压系统各参量进行实时控制,对液压缸各种性能参数进行巡回跟踪检测,使液压缸测试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仪器的机载智能泵测试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智能泵是解决现代飞机液压系统温升急剧增加等问题的关键部件,它的性能直接决定着飞机液压系统的性能,并对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智能泵的各种性能参数进行全面测试是该产品设计和研制的重要环节,而先进、可靠和全面的检测设备是实现这一环节不可缺少的手段.本文介绍虚拟仪器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机载智能泵测试中的应用,对系统的液压回路、测试硬件和测控软件进行了设计和实现.  相似文献   
4.
飞机在不同的飞行阶段和飞行状态下,由于作用在控制面上的气动负载不同,因而由铰链力矩引起的液压作动筒压力也在变化。军用飞机上采用智能泵源系统以后,根据飞行状态的变化按照设计好的调节规律对智能泵进行控制,使智能泵的输出功率与负载匹配,减少无功损耗,提高液压系统的效率。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军用飞机液压系统的特点,然后研究了飞机的舵面气动负载和铰链力矩,据此设计了智能泵的负载敏感方法和输出压力调节规律。  相似文献   
5.
王世富 《农药》2008,47(7):542-544
介绍了强化气流干燥机的设计方法.强化气流干燥机是在直管气流干燥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用于解决各种农药滤饼的干燥问题,对高黏度膏状物料的干燥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机载智能液压泵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介绍了机载智能液压泵的结构、工作原理 ,对液压泵变量调节系统进行了数学建模和仿真。结果表明 ,斜盘位移响应的上升时间小于 2 2 ms,超调小于 8%,静态精度小于 0 .7%,变量机构平衡弹簧的最佳预压缩力相当于伺服阀供油压力的 1 /2 ,液压泵排油压力对变量调节响应时间的最大影响为 2 ms,液压油体积弹性模量取值的变化对变量调节没有明显影响 ,但伺服阀的恒定供油压力必须保证。  相似文献   
7.
智能泵原理样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4V泵原来是用于工程车辆的双向手动伺服变量泵,为了研制机载智能泵的原理样机,在介绍智能泵工作原理,分析液压泵结构对智能泵性能影响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基于A4V泵的智能泵结构方案。这种结构方案适应了智能泵的控制需要,同时易于实现传感器在智能泵上的集成化。  相似文献   
8.
中国饲养柞蚕已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人们从养蚕中得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柞蚕是人类最宝贵的生物资源之一,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史的杰出贡献之一。它为柞蚕产区的人民生活提供了宝贵的源泉,也为中国经济尤其是辽宁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柞蚕生产是发展山区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罹微粒子病柞蚕幼虫血淋巴蛋白质量减少,随着龄期的增进,病症加重,蛋白质在质和量上的变化更为明显。4龄期Lp-s6电泳带Rf值,病蚕小于健蚕;病蚕缺少Lp-m9、Lp-f14电泳带;Lp-f16电泳带,病蚕蛋白质量高于健蚕。血淋巴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是微粒子原虫在蚕体内寄生与增殖所致。  相似文献   
10.
马俊功  王世富  王占林 《机械》2006,33(2):63-64
针对现有液压油缸试验台存在的一些弊端,提出了采用电液比例技术的改造方案,改进了试验台液压系统,并论述了系统的配置与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