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7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为测定冷却肉中乳酸含量,建立了冷却肉中乳酸提取及酶电极生物传感器的测定方法。冷却猪肉用1 mol/L高氯酸水溶液匀浆去除蛋白质及脂肪后,以乳酸氧化酶生物传感器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测定方法线性范围0~0.50 mg/mL乳酸(R=0.999 7),检测限5.0×10-5mg/mL。回收率为97.5%~102.3%,相对标准偏差为2.6%~3.1%,日内测定变异系数(CV)为1.08%,日间测定变异系数为1.26%。该方法应用于冷却猪肉乳酸含量测定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谷氨酸氧化酶经固定化与过氧化氢电极构成酶电极,建立了酶电极法测定鸡精中谷氨酸钠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鸡精谷氨酸钠的检测快速而准确,检测时间为20 s,相对标准偏差为0.74%,加标回收率为99.3%~101.2%;在1 mg/100 mL~100 mg/100 mL范围内,酶电极传感器(SBA-40E)测定值与谷氨酸质量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6;检测灵敏度高,鸡精中谷氨酸检出下限为1.27 mg/100 mL;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高氯酸滴定法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专一性强,不受鸡精其它添加剂的干扰;重现性和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3.
培养基优化实验表明,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是干巴菌的最适产糖培养基,菌丝体产量和菌丝体多糖产量分别可达7.56 g/L和0.42 g/L。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及响应面试验优化干巴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极显著影响因素及其最优条件为超声功率400 W、超声时间10 min、醇沉倍数3 倍,优化后多糖得率可达6.98%。体外抗氧化实验证明,干巴菌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并且酶水解(纤维素酶、蜗牛酶)和酸水解(硫酸)均可使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显著增强。采用逐级酸水解结合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多糖结构,其单糖残基分布规律为:支链末端残基由半乳糖和少量甘露糖构成;半乳糖大多分布于支链外侧及支链末端;葡萄糖是主要单糖组分,主要分布于主链及支链内侧;甘露糖主要分布于支链内侧。本研究为酶水解及酸水解方法在多糖领域中的应用及干巴菌多糖的资源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用一种新型的壳聚糖(C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膜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以乙二醛作交联剂,二茂铁(Fc)作媒介体,制备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传感器在H2O2浓度为3.00×10-8~3.00×10-4 mol/L的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使用SBA-50生物传感分析仪测定啤酒中的H2O2,回收率为97.6%~101.8%。  相似文献   
5.
分别利用强碱性大孔树脂、氨基树脂、环氧树脂作为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过氧化氢酶(CAT)固定化载体制备固定化酶,并研究其在低pH值葡萄糖酸生产工艺中的应用效果。耐酸性试验表明固定化酶较游离酶具有更强的耐酸性能。分别利用游离酶和3种固定化酶在低pH值(pH值3.5)条件下制备葡萄糖酸,强碱性大孔树脂、氨基树脂和环氧树脂固定化酶所需反应时间分别为40 h、24 h和27 h,酶活损失率分别为46.44%、3.42%和21.84%,而游离酶在反应过程中完全失活。3种固定化酶反应液的澄清度及色度均显著优于游离酶反应液。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后氨基树脂固定化酶的制备工艺为混合酶液浓度10%、GOD:CAT=1.5:1、固定温度25 ℃。在该条件下,氨基树脂固定化酶的酶活回收率可达93.15%,转化100 g/L葡萄糖溶液所需时间为23 h,反应结束时葡萄糖酸:葡萄糖酸钠可达0.899:1(m/m)。并且氨基树脂固定化酶稳定性良好。因此,利用氨基树脂固定化酶可以建立低pH值固定化酶葡萄糖酸生产工艺,实现高品质葡萄糖酸产物的生产。  相似文献   
6.
利用酶固定化技术,制备乙醇生物传感器,并用其测定酒中乙醇含量。结果表明,生物传感器法测定酒中乙醇含量快速而准确,检测时间为20 s,回收率为99.3%~101.2%,相对标准偏差为0.97%~1.50%;检测灵敏度高,检出限为1 mg/100 mL;与气相色谱法、密度瓶法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且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专一性强等优势,有望成为酒类乙醇含量测定的新方法、新手段。  相似文献   
7.
多肽具有调节机体生理功能和为机体提供营养的双重功效,生物活性肽的分离和检测日益受到各国的关注。综述了近年来HPLC-MS/MS在某些活性多肽(化学合成多肽、阿片样肽、抗菌肽、磷酸肽)检测中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