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王怀岑  崔荣荣 《丝绸》2022,(6):103-110
为深入研究苏州园林漏窗与纺织纪念品有关联的造型特征及文化内涵,本文结合苏州地域文化探索苏州旅游纪念类纺织品设计方式。在调研了旅游纪念类纺织品市场弱点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挖掘苏州园林漏窗文化渊源及造型特征,分析旅游纪念类纺织品研究的意义、现状及设计属性,理顺设计过程及思路,把握设计过程的重要节点;进行了典型性提取、元素提取和意象纹饰提取,把典型性漏窗与T恤衫、棒球帽、丝绸制品等生活用品结合,并提出利用意象纹饰把漏窗打散重构创意的设计理念,让旅游纪念类纺织品更加贴近生活,实现苏州漏窗文化向产品转化。通过对漏窗的深入分析及探索,本文不断创新设计理论及方法,设计了一批苏州漏窗旅游纪念类纺织品并完成部分产品市场转化,提升了对苏州园林元素提取及研发的信心,拓展了旅游纪念类纺织品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建筑艺术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我们的先辈在当时营造了独具特色的生存空间,其建筑的亲和感、舒适性,留给后人多少赞叹!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选择怎么样的建筑形式,采取怎么样的文化模式是应该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苏州民居有着高度的居住文明,影响到整个江南城市的建筑,带动民间的审美和施工艺术,体现了当时的建设水平。随着时代的变化,特别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苏城基因建筑的不足之处逐渐呈现出来,它的优势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逐渐淡化,吴冠中笔下的建筑形式有它的精美和精华,可作为我们苏州建筑形式的参考范例,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工作就是要保留苏城建筑基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