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8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2篇
轻工业   7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亓延  范雪荣  崔荣荣 《纺织学报》2011,32(3):110-115
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及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博物馆收藏的近代齐鲁民间传统刺绣服饰和服饰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纹样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系统地总结了近代齐鲁民间服饰纹样的主要题材、表现手法及其包含的民俗内涵。近代齐鲁服饰刺绣纹样题材非常广泛,在构图形式、组织形式、用色方式及设计手法等方面体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其民俗内涵凝聚了齐鲁妇女丰富的民俗情感,表达了齐鲁人们对大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以及对宗教信仰的一种精神寄托。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带有线造型的服饰品,详细分析线饰在近代汉族民间服饰中的构成特征。首先将线形的构成方式进行分类归纳;其次分析民间服饰中的线形在构成中表现的装饰艺术,并依托实物阐述其线饰特点;最后对线形在构成艺术中表现的传统美和构成规律进行探究,归纳总结出民间服饰中线在构成法则中表现出对称与节奏的形式美、写实与会意性的线饰造型美感、美用一体的功能性美感等,了解线饰真正的内涵和底蕴,从而将线条的美感运用到现代设计创作中。  相似文献   
3.
线"作为构成形式美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视觉艺术中最有表现力度的设计元素,在服装的形态美中也显露出灿烂的创造力。文章以传统的美学思想、现代造型艺术和装饰艺术中形式美原理为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实物调查法,通过对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馆藏的服装的装饰艺术进行观察、整理、分析,分别就"线"艺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归纳和探讨,从而将民间服饰中的"线"分为造型线、装饰线两大类,进而从形式美的角度来阐述汉族民间服饰传统审美艺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汉族服饰的研究逐渐立足于服饰与民俗的交叉视角,服饰习俗作为民俗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强烈的民族情结,体现了汉民族文化的本土特色。文章基于民俗学的理论基础,以江南大学汉族民间服饰传习馆藏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搜集文献资料以及对实物的观察、对比,从民俗的层次归纳、梳理我国传统民间服饰习俗的主要内容,分析不同区域汉族服饰习俗的共通性和差异性,深入挖掘其附着的民俗文化内涵,从而加深对我国汉族民间服饰文化的整体把握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宋雪  崔荣荣 《纺织导报》2016,(10):129-131
文章以倒大袖上衣的衣袖为研究切入点,以民国时期的画报照片和文字记载为线索,同时辅以江南大学民间服饰传习馆中倒大袖上衣的衣袖测量数据,从衣袖长度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袖口袖窿围度的变化和长度围度两者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倒大袖造型的变化规律及其艺术内涵。  相似文献   
6.
高山汉是汉族中的一个特殊的族群,是从川、黔、湘、滇、鄂、鲁等地汇集到广西西部的一支汉族支系,生活于滇黔桂三省交界处的群山之间,周围是少数民族聚居区。高山汉的服装沿袭了汉族传统 “上衣下裳”的形制和平面造型的艺术结构;配饰不仅保留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还吸收了周围少数民族的艺术元素;服饰纹样以花朵纹为主,同时结合宗教、鸟兽、梯田、文字等多种纹样;服饰色彩搭配方面以蓝色和黑色为主,并辅以色彩鲜艳的纹饰。整体服饰风格既体现了汉族传统的造型艺术又吸收了周围少数民族的精华;既体现了自身的民族个性又饱含着对生命延续和美好生活的无尽向往,展现出高山汉人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和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7.
吴欣  崔荣荣  罗静 《纺织学报》2012,33(10):107-112
崇武服装在惠安东部沿海地区最具特色与代表性,其结构与缝制工艺蕴涵着当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田野调查的形式,以特色鲜明,代表性强的缀做衫为例对崇武服装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崇武缀做衫采用边裁边缝的传统作业方式,包括面料采购、裁剪、缝制、整烫等基本步骤,结合服装结构特征和缝制工艺特色,分析得出崇武缀做衫“备物致用”的造物观念及“宜简不宜繁,宜自然不宜雕斫”的审美特征,并从镶拼工艺和手工刺绣上体现其社会文化和精神寄托的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近代齐鲁民间大襟服装的技艺及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亓延  崔荣荣  范雪荣 《纺织学报》2010,31(11):116-121
针对近代齐鲁民间大襟服装及其技艺“挖大襟”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与之相关的民俗文化。通过实地考察和民艺采风,结合民俗文献及地方志资料,从民俗和技术角度对大襟单褂“挖大襟”技艺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进行了研究。对6大工艺流程铰衣身、开大襟、补底襟、挖拓肩、绱领子及后处理逐一进行分析,并部分做了详细图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关联的民俗文化内涵:服装实用、简洁与保守的特点反映了齐鲁耕作文化和当地民族性格特征;着装行为和民间禁忌的传承表达了齐鲁人们趋吉避灾及向往美好生活的民俗心理;技艺的高低不仅表达了齐鲁劳动妇女的思想情感,更决定了其在家庭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崔荣荣 《包装工程》2022,43(6):11-23
目的 了解近年来传统纺织服饰图案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归纳学术研究成果并进行评价,总结研究传统服饰图案的意义和对现代设计的启示。方法 基于史论视角、社会文化视角、工艺美术视角和设计艺术视角梳理相关文献,结合现有研究分析中国传统服饰图案的资料来源及其特色、传统服饰图案的研究热点、新时代传统服饰图案的生存策略及中国传统服饰图案创新设计的应用领域。结果指出传统服饰图案的研究史料取材丰富、研究类型呈现多元;当前传统服饰图案的传承与创新体现了数字化发展、美育引导、政策支持的特点;传统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公共空间、文创产品中大放异彩。结论 中国传统纺织服饰图案研究多点开花,但缺乏系统整体的“中国传统纺织服饰图案知识谱系”用于指导相关研究和实践,对中国传统纺织服饰图案的研究多处于实证分析的层面且欠缺深入独到的理论,通过综述与价值阐述,提出研究的不足之处,纵深学术研究,同时为中国传统纺织服饰图案的现代设计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古代冠帽始于先秦时期的头衣①。《后汉书·舆服志》记载:“上古之人居而野处,……观鸟兽有冠、角及种种胡须,就仿效之作冠冕发髻流苏,从而有了各种发饰。冠冕、巾帕。”古冠帽从束发用品的“头 ”、“头箍”一直发展到了有冠帽、巾、帻、幞的区分,古老的冠帽、衣裳。鞋履处处蕴含着朴素的农耕义明,并联系着古代宗教、礼教、法律、道德、思想、习俗等等被视为华夏民族主要特征的文化精神。一、冠──中原文化“礼”的象征冠在中同古代礼仪中是男子成年的标识。《礼记·曲礼上》记载:“男子二十冠而字。”即男子20岁举行冠礼且有了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