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电工技术   52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36篇
金属工艺   14篇
机械仪表   27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27篇
能源动力   18篇
轻工业   130篇
水利工程   29篇
石油天然气   29篇
无线电   1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4篇
自动化技术   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种种原因易出现一质量缺陷,如麻面、返砂等。本文介绍了混凝土面层质量缺陷处理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二价金属离子对UASB颗粒污泥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析了Mg^2 、Ca^2 、Fe^2 等二价金属离子对UASB反应器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汾河水库泄洪隧洞是以提高水库防洪标准和供水效益、延长水库寿命为目标的大型水工隧洞。洞区古老变质岩中片理裂隙及节理发育,岩体强风化层厚度5~20m。洞长1140m中有1/3上覆有效围岩厚度为0.5~1倍洞跨,而未发生围岩失稳。围岩结构、地下水及施工工艺是围岩失稳的关键因素。隧洞塌方15次,塌方总量为2260m ̄3,断层带松散结构体塌方量占78%,节理与片理组合的不稳定块状裂隙结构体塌方量占17%,裂隙带碎裂结构体塌方量占5%。地下水位高于洞顶10~25m,近100m为水下隧洞,99.6%的塌方量与地下水活动有直接关系,地下水的严重影响是通过岩体中的软弱结构面实现的。宽度5m的F3断层带,由于未及时支护和处理涌水,衬砌拖延14个月之久而发生冒顶塌方1655m ̄3。而宽度24m的F2断层带采用系统化施工未形成塌方的实例表明,只要充分利用围岩变形的时间效应及围岩的自承能力,险段是可以通过的。  相似文献   
4.
在针对高速列车强度、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等仿真领域的硬件支撑系统进行选型时,选择具有先进技术的计算机系统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适合仿真计算的高性能计算中心的配置选型与架构设计,首先介绍仿真领域对高性能计算中心的需求分析,然后根据需求分析对目前主流的高性能计算中心配置和架构进行分析对比,最后确定满足仿真计算需求的高性能计算中心选型方案。  相似文献   
5.
互信息作为相似性测度标准在医学图像配准领域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刚性配准研究中,能实现较高配准精度和非常稳健的配准效果。然而由于非线性形变的复杂性,在非刚性配准领域,对基于互信息的配准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提出的方案采用基于B样条的自由变换模型模拟医学图像中解剖结构的非线性形变,同时根据变换模型,考虑空间信息对配准效果的影响,以空间加权的方式对互信息方法进行改进。使用对大规模参数优化效果较好的LBFGS方法对配准参数进行优化,编程实现程序,并通过实验对效果进行验证和分析。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案配准精度明显优于传统的互信息方法。  相似文献   
6.
自同步电压源逆变器(SVI)在电网电压不对称工况下实现三相并网电流平衡控制,同时兼顾离网独立运行时机端电压控制稳定性,是实际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挑战之一.首先,在简要阐述SVI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文中详细分析了电网不对称条件下,常规正负序分离控制应用到SVI的局限性和系统离网独立运行时不稳定的机理.然后,基于SVI单模式控制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准谐振控制器的SVI负序电流抑制策略,在电网不对称工况下实现了入网电流输出平衡,同时保证了SVI在并/离网模式切换以及离网(含多机并联)独立工作时的系统稳定性.最后,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系统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虚拟同步机(VSG)在新能源发电侧及配电微网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离网模式转为并网模式需要VSG进行同期调节,待满足同期条件后,方可并入电网.同时,中大规模微网通常由多台VSG并联 而成,需保证微网中各台VSG在同期过程中均匀出力,而实际工程中部分VSG同期时会出现掉线恢复后出力不均的现象.为此提出了一种考虑累计调节量的VSG同期方法,VSG参考整个同期过程的累计调节量,计算得出此次调节步长并与当前的同期指令进行综合判断,最终得出调节方向及调节量.该方法可使各VSG满足当.前时刻同期调节需求的同时补齐同期过程的出力差距,最终实现各VSG均匀出力,实现准同期并网.  相似文献   
8.
PID控制器性能好坏的关键在于比例、积分和微分参数的选择.传统PID调节器中参数的选择主要依靠反复调试和经验知识,但由于参数之间的互相影响以及PID调节器对被控对象的鲁棒性较差,因此将其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中难以取得满意的效果.根据交流伺服系统高精度、快响应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应用于交流伺服系统的基于适应性遗传算法优化的交流伺服系统模糊PID控制器.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响应快、鲁棒性强,系统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和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9.
王腾飞  傅雨田 《红外与激光工程》2022,51(7):20210646-1-20210646-7
为了实现在长波红外波段应用光场成像技术,对红外光场成像中的辐射定标与非均匀性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光场成像和非均匀性校正的原理,提出了红外光场成像辐射定标模型,分析了响应漂移与非均匀性的关系。接着,设计标准黑体实验,记录两点校正法定标后30 h内的图像数据,对比了相同条件下光场数据和光场成像的非均匀性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10 min~30 h内,光场数据的非均匀性由0.062%增大到0.62%,光场成像的非均匀性由0.024%增大到0.27%。响应漂移对红外光场成像非均匀性的影响受到微透镜阵列渐晕和重聚焦计算的共同作用。重聚焦计算可有效抑制由响应漂移引起的非均匀性增长。  相似文献   
10.
数字式介质损耗因数tanδ检测仪的设计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介绍了一种利用基波相位分离法实现电气绝缘设备介质损耗因数(tanδ)数字化检测的方法,根据其原理设计了以DS80C320单片机构成的绝缘介质损耗检测仪,中详细描述了其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给出了该仪器装置测量的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