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9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以3-巯基丙酸和马来酸为原料合成羧乙基硫代丁二酸,选用较准确的基团贡献法估算了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标准生成焓、标准生成自由能、标准熵和热容等热力学数据,推导出了反应焓、反应自由能和反应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式。通过对反应体系的热力学计算与分析,验证了该反应在热力学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低温等离子体引发聚丙烯薄膜气相接枝丙烯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PP)薄膜后在气相环境中引发丙烯酸在其表面接枝聚合.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处理15 min即可使PP薄膜的接触角从97°降至32°,说明亲水性大幅提高.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丙烯酸已接枝在PP薄膜表面,生成了众多l~2 μm的凸起物.经l0 min沸水处理后,接枝PP薄膜的水接触角无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聚丙烯(PP)和聚四氟乙烯( PTFE)薄膜进行表面亲水改性.通过改变等离子体处理工艺参数、材料的化学结构以及工作气体的种类,探索其对材料表面水接触角和过氧基团浓度的影响规律,确定较优化的等离子体处理条件.结果表明:较优化处理条件为处理时间4 min、功率400 W、气体流量100 cm3/min;改...  相似文献   
4.
海关检疫作为我国进出口贸易必不可少的一环,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化学熏蒸占主要地位,这方面的研究却较少。本文介绍了海关检疫用熏蒸剂的研究及应用情况,对目前海关检疫熏蒸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对熏蒸剂的残留限量及分析方法进行了汇总,对现存的问题做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毛织物中的氯菊酯防蛀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建立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毛织物中氯菊酯防虫蛀剂含量的方法。毛织物中的氯菊酯经甲醇浸泡、超声提取、过滤后,利用液相色谱分离氯菊酯异构体,采用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法对其作定量测定。顺、反氯菊酯的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2,线性范围为0.01~1μg/m L。该方法对顺式氯菊酯的检出限为0.707 ng/m L、反式氯菊酯为1.645 ng/m L。在2 mg/kg、20 mg/kg的2个添加水平范围内的平均回收率在92.6%~96.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7)在0.2%~7.6%之间。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比杂质干扰小,准确性高,检测限更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利用纤维素纤维自身对银离子的吸附性和还原性,尝试直接利用硝酸银溶液与棉织物反应制备纳米银抗菌棉织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感耦合等离子体(ICP)对制备的纳米银抗菌棉织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反应温度、时间、浴比、硝酸银溶液浓度等因素对制备纳米银织物银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还原法可制备纳米银抗菌棉织物,织物表面负载的银粒子尺寸为10~140 nm,且自还原法相对工艺简单,能够降低环境污染和减少浪费。  相似文献   
7.
参照GB/T 17593.2—2007的检测方法,对纺织品中Cr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来源及评定方法进行了分析讨论,并以具体测量数据对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纺织品中Cr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萃取液浓度的测量重复性和工作曲线拟合.在线性相关系数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工作曲线线性范围越宽,拟合的标准不确定度越大.对于任意给定的工作曲线,标准不确定度是常数,不随萃取液浓度改变.萃取液浓度很低时,相对不确定度大大增加,测量可靠性会大大降低.当纺织品中重金属Cr含量为0.60 mg/kg时,标准合成不确定度为0.017 mg/kg,扩展不确定度为0.04 mg/kg.  相似文献   
8.
建立一种氢化物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纺织品中砷(Ⅲ)的方法,纺织品中的微量砷经酸性试液萃取、过滤后,经过直接氢化物发生器形成砷化氢,进入等离子发射光谱仪进样系统进行定量测定.工作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大于0.999 9,线性范围为0.003 76~0.24 mg/L.该方法对砷(Ⅲ)的检出限为0.0005mg/L.对0.1~1.0mg/kg范围内的4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在94.8%~99.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6)在2.8%~0.7%之间.与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基体背景干扰小,准确性高,检出限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际纺织品生态学研究与检测协会发布的Oeko—Texl00和中国国家标准GB/T18885-2002《生态纺织品技术要求》规定的各类毒性物质的限量要求,对近年液相色谱一串联质谱法(LC—MS/MS)在纺织产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致癌芳香胺、致癌染料、致敏染料、杀虫剂、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和阻燃剂等化合物含量测定方面的应用,并对这一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纺织品中的7种醛类化合物与2,4-二硝基苯肼在酸性条件下衍生化反应生成各自的醛腙衍生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了醛类化合物的含量,建立了同时测定纺织品中7种醛类化合物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7种醛的衍生物得到良好的分离,各醛的浓度在0.15~7.5 u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4,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85.4 %~97.8 %,相对标准偏差为0.2 %~7.6 %(n=7),检出限范围为2.2~4.5 mg/kg,低于国标对相关醛类的限量要求。该方法能够满足纺织品中醛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适用于纺织品中醛类化合物含量的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