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农药多残留分析中QuEchERS方法介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主要讨论在农药多残留分析中的一种简便、快速、安全、价格低廉的分析方法——QuEchERS法。该方法的主要步骤是用含1%醋酸的乙腈对样品进行浸提,再加入无水硫酸镁与醋酸钠振荡促使其分层,随后进行分散固相萃取,即将浸提液转移至含有PSA吸附剂、硫酸镁的离心管中,运用Teflon涂层离心管进行离心,取离心液至自动进样瓶用于GC/MS或LC/MS进行测定,并对其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同时本方法也可根据可供选择的分析仪器种类、检测限、靶标农药的范围以及使用介质的差异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湖北某典型地区动物源食品(水产类食品、蛋类食品、肉类食品、乳制品)中全氟及多氟烷基化合物(per- and polyfluoroalkyl substances,PFASs)污染水平和组成特征,评估当地标准人通过动物源食品摄入PFASs的暴露风险;以湖北某典型地区居民日常消费的动物源食品(水产类食品、蛋类食品、肉类食品、乳制品)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碱消解加固相萃取小柱净化的预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测定动物源食品中14种PFASs浓度;结合我国第五次中国总膳食调查中湖北省居民各类食物的消费量和人的标准体重,参考欧洲食品安全局的剂量值,对当地一个标准人通过动物源食品摄入PFASs的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各类食品中,14种PFASs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2.71%~12.28%。在0.1~20 ng/g浓度范围的决定系数(R2)大于0.994。检测限为0.003 ng/g,定量限为0.01 ng/g。湖北某地动物源食品中PFASs污染普遍存在,其中水产类食品中有5种PFASs的检出率达到了100%,水产中总PFASs浓度为0.381~75.114 ng/g,平均值为8.655 ng/kg;蛋类食品中有6种PFASs的检出率达到了100%,蛋类食品中总PFASs含量为1.090~7.581 ng/g,平均值为4.163 ng/g;肉类样品中有1种PFAS检出率达到100%,当地肉类食品中总PFASs含量为0.306~2.512 ng/g,平均值为0.742 ng/g。此外不同种类的动物源食品中PFASs的浓度水平和残留特征存在差异,不同水产品中∑PFASs的中位数呈现鲢鱼(11.680 ng/g)>乌鳢(2.156 ng/g)>鲫鱼(1.766 ng/g)>鳊鱼(1.216 ng/g)>草鱼(0.754 ng/g)的趋势,不同蛋类食品中∑PFASs的中位数呈现鸡蛋(6.049 ng/g)>鸭蛋(2.514 ng/g)的趋势,不同肉类食品中∑PFASs的中位数呈现牛肉(0.765 ng/g)>鸭肉(0.665 ng/g)>鸡肉(0.547 ng/g)>猪肉(0.535 ng/g)的趋势,乳制品中,酸奶中∑PFASs的中位数为0.138 ng/g。经估算,当地一个标准人摄入上述水产类食品和蛋类食品中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危害指数均大于1,会对当地居民产生潜在危害。  相似文献   
3.
QuEChERS在食品中真菌毒素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菌毒素是重要的食品安全危害因子,建立高通量真菌毒素分析方法将有效降低人群的真菌毒素暴露风险,而实现复杂基质中多种真菌毒素的联合提取是建立这类分析技术的前提保证。QuEChERS是集快速(quick)、简单(easy)、便宜(cheap)、有效(effective)、可靠(rugged)、安全(safe)于一体前处理技术的简称,本文通过介绍QuEChERS技术的原理和近年来该技术在真菌毒素分析领域的应用,针对真菌毒素的理化性质和样品基质特点,探讨了QuEChERS技术中不同提取液和净化剂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该技术在提取净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思路,并展望今后QuEChERS技术在多真菌毒素联合分析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QuEchERS法测定蔬菜中有机磷类农药多残留分析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运用农药多残留分析中的一种简便、快速、价格低廉的分析方法—QuEchERS法。其采用一种新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从蔬菜中提取净化残留农药(包括11种有机磷农药),运用GC/MS进行分析检测,根据有机磷农药种类差异,其最小检出限在5.6~18.2μg/kg之间,回收率在67.7%~105.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10.6%,实验表明本方法适用蔬菜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市场上黑芝麻糊中可疑色素,对其溶解性、紫外-可见光谱图分析,采用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定性分析,最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蓝色色素易溶于甲醇,用20mmol/L醋酸铵-乙腈(70:30,V/V)作为流动相,经Inertsil ODS-3色谱柱能够有效分离,经离子阱质谱检测器分析,定性为亮蓝,经过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定量分析,该色素在此样品中的含量为1.73mg/kg。  相似文献   
6.
全氟化烷基化合物(Perfluorinated alkyl substances, PFASs)是一类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 POPs),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近年来,随着PFASs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全球范围内的多种介质中都普遍检出该物质。食物中PFASs污染水平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家和民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论述近年来国内有关食物中PFASs污染水平研究的进展情况,对国内主要动物源食品(蛋、水产、肉、乳制品等四类)和生活饮用水中PFASs的污染水平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食品中的PFASs污染特征,采用危害指数评估我国人群通过主要食品带来的PFASs暴露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