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癞葡萄降糖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降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癞葡萄中水溶性降糖活性成分的提取进行了研究.以水作为溶剂提取癞葡萄的降糖活性成分,通过10kdal的超滤膜将水提物分为二个组分,并对这两个组分分别进行了降糖活性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大、小分子组分均有一定降糖效果,但相对分子量大于10kdal的组分降糖效果不显著;相对分子量小于10kdal的组分降糖活性显著,起着主要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纯度为96%的α-桐酸作为对照,考察了从桐油中经NARP-HPLC分离得到的3组含共轭亚麻酸的甘油三酯对人体肿瘤细胞株ECA-109 (食管癌)、SGC-7901(胃癌)、Bel-7402(肝癌)、LS-174-T(结肠癌)、KB(口腔癌)和正常细胞株 L02(肝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发现α-桐酸对KB、Bel-7402和SGC-7901细胞的毒性明显弱于3组含共轭亚麻酸的甘油三酯.结果提示,除了α-桐酸的共轭三烯结构是桐油甘油三酯的细胞毒性的物质基础之外,含共轭亚麻酸的甘油三酯的分子结构对其抗肿瘤功效也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采用癞葡萄籽油(MCVO)或桐油和硬脂酸甲酯作为底物,在Lipozyme TL. IM的催化下进行酯交换反应制备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的Sn-1, 3-二硬脂酸-2-共轭亚麻酸甘油酯(SCLnS).响应面试验获得最优的酶法酯交换反应条件为:在无溶剂体系里,硬脂酸甲酯4.92 g(以2 g MCVO为底物),酶量为底物质量的20%,搅拌速度204 r/min,反应温度52.4 ℃,反应时间4 h,得到SCLnS含量的理论值为20.03%;以MCVO为原料,实际得到SCLnS含量为19.73%;以桐油为原料,实际得到SCLnS含量为18.95%.  相似文献   
4.
柱色谱法测定癞葡萄籽油中甘油一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为2.64%、0.66%和85.43%.研究发现猪胰脂酶定向水解法及其改进方法不适于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分布分析;根据RP-HPLC/ESI-MS、紫外光谱及红外光谱的分析结果,鉴定出癞葡萄籽油所含的主要共轭亚麻酸为α-桐酸(9c,11t,13t-C18∶ 3),次要的2个共轭亚麻酸可能分别为石榴酸(9c,11t,13c-C18∶ 3)和β-桐酸(9t,11t,13t-C18∶ 3).  相似文献   
5.
采用2-氨基-2-甲基丙醇(AMP)衍生化,GC/MS法分析癞葡萄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测定结果为:软脂酸1.65%,硬脂酸31.78%,油酸5.52%,亚油酸3.86%,十八碳共轭三烯酸55.13%,未定出成分2.07%。癞葡萄籽油的主要成分为十八碳脂肪酸,其中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占64.51%。AMP衍生化GC/MS法可对不饱和脂肪酸双键的位置准确定位,将癞葡萄籽油中的3种共轭三烯酸的顺反异构体分开。  相似文献   
6.
经非水反相高效液相色谱(NARP-HPLC)纯化,从癞葡萄籽油(MCVO)中分离得到了6 个含共轭亚麻酸(CLns)的甘油三酯(TGs)组分。以纯度为96% 的α- 桐酸(α-ESA)为对照,考察甘油三酯组分对5 个人体肿瘤细胞株(ECA-109、SGC-7901、Bel-7402、LS-174-T、KB)和1 个人体正常细胞株(L02)的生长抑制效果。结果显示含CLn 的TG组分对人体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远强于α-ESA,而且由3 个CLns 组成的TG 是TG 组分中效果最弱的。结果表明:TG 的脂肪酸组成和TG 的分子结构(可使CLn 稳定性提高)对含CLn 的TG组分抑制人体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