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加工条件、淀粉、食用胶对鱼丸凝胶强度和耐折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加工条件、淀粉、食用胶对鳙鱼鱼丸凝胶强度和耐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稀碱盐水漂洗鱼肉、擂溃时间采用4-8-16min、二段加热法(40℃/40min,90℃/30min)和添加木薯粉制作的鱼丸凝胶强度和耐折度最好;添加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瓜尔豆胶制作的鱼丸凝胶强度和耐折度均下降。  相似文献   
2.
这项研究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分析不同品牌的潮汕特色凉果佛手香黄的挥发性风味成分,检测到8种酯类(6%~12%)、14种醛类(10%~14%)、12种醇类(13%~17%)、3种酮类(3%~5%)、23种烯萜类(49%~72%)、6种酸类(1%~2%)、3种呋喃类(2%~3%)、1种噻唑类(0.4%~0.5%)和1种吡嗪类(0.6%~0.6%),共9类70种挥发性物质。通过相对香气活度值(ROAV)计算分析得到佛手香黄的挥发性主要风味贡献成分(ROAV1)有香叶醇、香茅醇、芳樟醇、1,8-桉叶素-M、1,8-桉叶素-D、月桂烯-M、甲硫基丙醛、3-甲基丁醛、3-甲基丁醇、丙醛、甲基-2-丁酸甲酯、苯乙醇、壬醛等。其中,甲硫基丙醛对佛手香黄的风味贡献最大。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能够有效区分不同品牌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结合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15个标志挥发性化合物(VIP1)。GC-IMS可以实现对不同品牌佛手香黄进行区分识别,并对挥发性化合物的差异进行快速分析,为佛手香黄特征风味的标志成分定性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对佛手老香黄的挥发性物质在不同陈化时间的演变及其差异特征物质进行研究 。方法 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 GC-IMS)对潮州老香黄在老化过程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并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rthogonal partial least-squares discrimination analysis, OPLS-DA) 模型不同年份的样品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区分和鉴别。结果 共检测出7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酯类8种,萜烯类23种,醇类11种,酸类5种,酮类3种,吡嗪类1种,噻唑类1种,醛类18种,其中的酯类、醇类、酸类随时间显著增加。OPLS-DA通过变量投影重要性 (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value, VIP) >1的标准进行筛选,陈化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有22和15个挥发性物质产生显著变化。结果表明,GC-IMS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陈化时间老香黄的显著差异成分,陈化的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有22和15个个挥发性物质产生显著变化,其中苯基乙醇、Alpha -水芹烯-D、Alpha-松油醇-D、2-蒈烯、三环烯、丙醛、乙酸香叶酯共7个物质在陈化期间持续显著变化。结论 GC-IMS可以有效区分不同陈化时间老香黄的显著差异成分,陈化过程中共30种挥发性物质产生显著变化,其中苯基乙醇、α-水芹烯-D、α-松油醇-D、2-蒈烯、三环烯、丙醛、乙酸香叶酯共7个物质在陈化期间持续显著变化。本研究为佛手老香黄特征风味的标志成分定性定量研究提供参考,可达到质量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该实验选化学法和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模型,探究酱油发酵基料中染料木素的抗氧化活性。体外实验表明,染料木素能有效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半数清除率(IC50)分别0.35 mg/mL、0.16 mg/mL、0.29 mg/mL及0.72 mg/mL,其具有良好体外抗氧化活性。进一步实验发现,50、100和200 μmol/L染料木素能延长线虫的平均寿命(17.54%、20.88%及17.72%),提高产卵总量(17.96%、27.84%及41.37%),改善线虫运动能力(移动能力、正弦运动及头摆频率),提高热应激条件下线虫平均寿命(15.32%、23.88%及16.65%)。此外,50、100和200 μmol/L染料木素能提高线虫体内过氧化氢酶活性(144.52%、253.87%和295.60%)、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37.32%、31.51%及44.05%)及谷胱甘肽含量(10.39%、36.21%及25.84%),降低活性氧积累量(31.22%、38.57%及41.40%)和丙二醛水平(46.50%、73.52%及62.72%),增强线虫抗氧化防御系统,其中100 μmol/L染料木素抗氧化效果最好。综上,染料木素有效清除自由基、延长线虫的健康寿命,具有良好体内外抗氧化能力。本实验为染料木素的生物活性奠定研究基础,为其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推广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探讨无花果多糖分离纯化工艺及抗氧化性能,以无花果为试材,通过选用不同树脂去除无花果多糖中的色素,结果表明使用AB-8树脂效果最好;利用3%三氯乙酸法去除蛋白质,选用0.03 mg/mL的NaCl溶液洗脱纯化,使用AB-8柱层析色谱图在管数为10~20,30~40时出现脱峰,分离纯化完成.通过测定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子鼻、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技术分析老香黄发酵期间的挥发性成分变化,并结合相对风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老香黄挥发性组分的气味贡献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电子鼻PCA有效区分了不同发酵时间的样品,老香黄发酵6个月后挥发性组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GC-MS共鉴定出4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酚类、酯类、醚类、杂环化合物和其它共8个种类。α-蒎烯、β-蒎烯、月桂烯、萜品油烯、柠檬烯、异松油烯、1-石竹烯、巴伦西亚橘烯、芳樟醇、α-松油醇、糠醛、麦芽酚、茴香脑、2, 4-二甲基苯乙烯是发酵期间含量较高且相对稳定的14个共有成分。GC-IMS定性检出38 种已知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醇类、醛类、酯类、酮类、酚类、酸类、杂环类和其它共9个类别。ROAV表明老香黄的主体香气为柑橘香、木青气息、药草香和焦甜香,对老香黄风味贡献程度最大的5个物质分别是香茅醛、壬醛、异松油烯、反式-β-罗勒烯和柠檬烯。发酵丰富了老香黄的挥发性成分种类,其中反式-橙花叔醇、庚醛、糠醛、己醛、异戊醛、3-羟基-2-丁酮、2-乙基呋喃、呋喃甲醇、2-乙酰基呋喃等挥发性成分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以乳清蛋白碱性蛋白酶水解物为原料与葡萄糖发生美拉德反应,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耦合遗传算法优化制备乳清蛋白肽美拉德反应产物(whey protein peptides Maillard reaction products,WPP-MRPs),并测定其对 2,2′-连氮基-双-(3-乙基苯并二氢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WPP-MRPs制备最优的工艺参数组合为葡萄糖浓度8.3%、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4 h和pH9.0,在此条件下WPP-MRPs的还原力为0.93±0.02。在最优工艺条件下制备的WPP-MRPs对ABTS+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为(47.15±0.83)mg/mL和(44.28±0.95)mg/mL。结果显示WPP-MRPs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