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8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红曲桔霉素样品预处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采用HPLC分析红曲样品中桔霉素的样品预处理方法。对于红曲液态发酵产物 ,采用热酒精直接萃取的效果优于其他溶剂 ;对于红曲固态发酵产物 ,采用V(甲苯 )∶V(乙酸乙酯 )∶V(甲酸 ) =7∶3∶1(简称TEF - 7∶3∶1)为萃取剂 ,用超声波萃取 3次后 ,桔霉素的萃取效率最高 ,同时萃取的红曲色素最少 ;在 0 .1~ 10mg/L范围内 ,加入标准桔霉素的回收率达 87%以上。  相似文献   
2.
红曲桔霉素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对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红曲桔霉素的方法进行优化 ,比较不同色谱柱及流动相组成对分离效果的影响 ,确定了采用色谱柱ZORBAXEclipseXDB C1 8( 5 μm ,2 5 0mm× 4 6mm) ,流动相组成为V(乙腈 )∶V(水 ) ( pH2 5 ) =35∶65。在优化条件下分离到的桔霉素色谱图经质谱鉴定为单一组分。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绘制了标准曲线 ,低浓度标准样品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的线性关系良好 ,R2 =0 9997。标准桔霉素HPLC的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 0 0 5mg/L  相似文献   
3.
低桔霉素红曲色素液态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碳源、氮源和Mg2+对高产色素低桔霉素红曲霉M onascus sp.sjs-3产色素和桔霉素的影响,确定了液态发酵最优培养基为玉米淀粉50g/L,大豆3g/L,ZnSO·47H2O0.5g/L,CaCl20.1g/L,K2H PO45g/L,K H2PO45g/L,M nSO4·H2O0.3g/L,FeSO·47H2O0.01g/L,发酵192h时,菌体色素产量达到最高,胞内的红色价为173U/mL,未检出桔霉素。  相似文献   
4.
天然竹笋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奶粉和竹笋为主要原料,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制备,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研制出的天然竹笋酸奶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脱脂奶粉12%、原笋浆50%、蔗糖10%、接种量3%、发酵温度44℃、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菌种比1:2、发酵时间4h、明胶0.3%。该产品口感柔和、风味独特,是一种集营养、保健于一身的新型乳品。  相似文献   
5.
红曲产品存在的色素对桔霉素和莫纳可林K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有干扰作用 ,并造成色谱柱负担过重。消除色素的副面影响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甲苯 /乙酸乙酯 /甲酸为溶剂萃取固态红曲样品 ,可在萃取较少色素的同时最大程度萃取桔霉素。对于液态发酵的红曲样品 ,采用 2倍于发酵液体积的乙醇萃取桔霉素的方法也优于其他方法。在HPLC分析中 ,用红曲的 3种色素与莫纳可林K(酸型和内酯型 )分别进样或混合后进样 ,发现当流动相中的乙腈浓度较高时 ,内酯型莫纳可林K与黄色素有相当接近的出峰时间。同时 ,紫色素、橙色素与酸型莫纳可林K也有相当接近的出峰时间 ,无法完全分离。如果不预先去除红曲色素 ,也可通过降低流动相中乙腈的比例 ,有效分离色素与莫纳可林K ,以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以新鲜南香果为原料,系统探讨了果汁pH值、酵母接种量、主酵温度和主酵天数对南香果酒品质及风味的影响.研究表明,调整该果汁糖度至170 g/L,pH值至3.5,接种5%猕猴桃酵母,在20℃主酵10 d,15℃后酵30 d,经过滤、澄清后可得口味醇厚、独特的南香果干酒.  相似文献   
7.
以南香柑橘果酒为研究对象,通过正交实验确定HS-SPME的最佳萃取条件为:30%NaCI,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min,解吸时间3min:然后通过GC/MS检测,共鉴定出T46种芳香成分,占总峰面积85.8%,其中烯类11种,醇类9种,酮类4种,醛类2种,酸类4种,酯类12种以及其他化合物4种,这些物质共同作用构成了南香柑橘果酒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8.
对鲤鱼鱼背部白肌中的组织蛋白酶L进行分离纯化并研究了其酶学性质。结果发现,鲤鱼组织蛋白酶L提取液经酸处理、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Sepharose F.F.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S-100凝胶过滤层析等步骤后得到部分纯化,纯化倍数为16.39。鲤鱼组织蛋白酶L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40℃和5.0,在20~50℃和pH 4.5~5.5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